全面拓展红色生态文旅线 为振兴乡村经济提速(总纲与桂林
2021-03-24 19:42:57   来源:全球美丽网    今日浏量:

全面拓展红色生态文旅线 为振兴乡村经济提速(总纲与桂林)
全面拓展红色生态文旅线 为振兴乡村经济提速(总纲与桂林)

2021年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午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习近平强调,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党的历史,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习近平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广西积极发展红色旅游产业
广西进一步加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加强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逐步完善产业体系,不断推进红色旅游产业发展。

近年来,广西以创建国家A级景区为手段,不断提升红色旅游景区的品质,积极打造广西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目前,广西已形成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广西左右江红色旅游区已成为我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广西红七军军部旧址、红七军和红八军会师地旧址、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旧址、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等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南宁―崇左―靖西―百色线成为中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之一。
 
红色旅游:广西旅游业未来5年重头戏
红色七月,激情洋溢,又恰逢党的100周年大庆,红色旅游在八桂大地呈愈加红火之势。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红色旅游发展协调小组工作会议召开,通报《广西红色旅游发展规划(2011-2015年)》,提出要在广西倾力打造一批具有世界性的、惟一性的红色旅游产品,将红色旅游发展成为广西旅游业的拳头产品。根据规划,到2015年,我区红色旅游将成为全国重要红色旅游目的地之一和国际红色旅游协作示范地,成为我区旅游业主打品牌之一,实现全区红色旅游产业化,使其成为带动革命老区发展的优势产业。

百色红色旅游基地、东兰红色旅游基地、北部湾红色旅游基地……“十三五”期间已奠定了基础,“十四五”乘东风飞翔,广西加强七大红色基地建设,南宁市的红色旅游区也得到更大的发展。根据规划,广西巩固南宁红色旅游区、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等六大红色旅游区格局。
 
今后,游客来广西不仅可以沿着“邓小平足迹之旅”感受革命精神,还可以“重走红军长征路”。根据规划,广西建设“重走红军长征路”“中越边关红色之旅”等八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广西建设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目的地、全国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先行区。
 
【六大红色旅游区】
●左右江红色旅游区:重点以百色市、东巴凤三县为中心,打造百色红色旅游基地、东兰红色旅游基地;以崇左市辖的龙州县、凭祥市为中心,打造凭祥—龙州红色旅游基地。
 
●桂北红色旅游区:以桂林市城区、兴安县为中心,发挥桂林国际旅游名城、广西旅游龙头和广西旅游集散中心之一的作用,重点建设桂林红色旅游基地。
 
●桂东红色旅游区:包括梧州、贺州、玉林、贵港等4个城市城区及各市辖县区。以梧州市和贵港市辖的桂平市为中心,打造梧州—桂平红色旅游基地。
 
●桂中红色旅游区:包括柳州、来宾等2个城市城区及各市辖县区,打造柳州红色旅游基地。
 
●北部湾红色旅游区:以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玉林市、崇左市为中心,打造现代化国际旅游交流平台,建设好北部湾红色旅游基地。
 
●南宁红色旅游区:包括南宁市七城区和市辖马山、上林、宾阳、横县、隆安等县。
 
【八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邓小平足迹之旅”红色游线:即以“探寻伟人足迹,感受革命精神”为主题特色,包括“南宁—平果—田东—田阳—百色—巴马—东兰—金城江”的主要旅游线路和“龙州—靖西—田阳—巴马—东兰”的辅助旅游线路,串联资源点包括中共广西省委机关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百色起义纪念馆等。
 
●“重走红军长征路”红色游线:即“桂林—兴安—资源—全州—灌阳”,串联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红军堂、老山界、觉山铺阻击战战场旧址、湘江战役旧址、光华铺阻击战战场旧址等资源点。
 
●“中越边关红色之旅”红色游线:即“南宁—东兴—芒街/凭祥—龙州—谅山/靖西—高平—河内”,串联昆仑关战役旧址、中国红军第八军军部旧址、龙州起义纪念馆等多个红色景区景点,重点推进友谊关—友谊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中越德天—板约瀑布国际旅游合作区、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拟设立)建设。
 
●“北部湾改革开放合作之旅”红色游线:即“东兴—防城港—钦州—北海”,串联包括北海铁山港、北海港、钦州港、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钦州茅尾海滨海新城、防城港、东兴国家沿边开放开发综合试验区等景点。
 
●“桂东辛亥革命”红色游线:即“梧州—苍梧—贺州—黄姚—钟山—平乐”。串联梧州中山纪念堂、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韦拔群烈士纪念馆、珠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李济深故居等文化名人.
 
未来5年,红色旅游将成为广西旅游业的重头戏!
广西红色旅游始于2000年,是全国最早发展红色旅游的地区之一。
2000年,广西率先推出以“邓小平足迹之旅”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立即引起全国的极大关注,掀起了到广西百色旅游的热潮,广西红色旅游品牌初步建立。
 
2004年,全国部署开展红色旅游工作,广西红色旅游也由此全面启动。当年11月,国家出台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将“左右江红色旅游区”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2个红色旅游区之一,并明确将百色起义纪念地、龙州起义遗址、湘江战役遗址等一批景区纳入全国重点建设红色旅游景区名录,从而奠定了广西红色旅游在全国未来红色旅游发展中的地位。
 
2004年12月底,广西红色旅游启动仪式在百色起义纪念广场隆重举行,广西红色旅游正式全面启动。
 
2005年起,广西红色旅游全面发展。当年3月,广西制定并颁布《2005-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该“纲要”是广西第一部指导全区红色旅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标志全广西红色旅游开始向统筹发展迈进。
 
几年来,广西完成了《广西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方案》编报工作,成立了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以政府为主导的广西红色旅游在全区全面展开。2010年2月国家旅游局和自治区政府共同主办庆祝百色起义、龙州起义80周年红色旅游系列主题活动,在百色、崇左、河池、南宁等4个城市开展“邓小平足迹之旅”系列红色旅游活动,广西红色旅游发展掀起高潮。
 
现状:发展总体框架布局初步构建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人士表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广西已构建起了以百色市、桂林市为中心,以“邓小平足迹之旅”和“重走红军长征路”(桂林-兴安-灌阳-全州-资源-龙胜-桂林)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以“伟人足迹”、“长征之旅”和“抗战文化”为三大红色旅游主题的总体框架布局。
 
专家表示,广西红色旅游的健康发展,既强化了红色旅游景区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促进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前景:资源遍布14市 年可揽收180亿元
设计院人士表示,广西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均留下大量珍贵遗迹和精神遗留,如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百色革命老区、东巴凤革命老区、中国-东盟博览会等。
 
广西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广,14个地市均具有不同数量的分布,但在局部区域呈现出相对集中的特点,主要集中在百色市、桂林市、河池市、崇左市等4个地级市,其中百色市和桂林市为广西红色旅游资源最密集的地区。
 
近年来,广西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同时,把绿色生态旅游、乡村旅游、风情民俗旅游、滨海旅游、边关跨国旅游等多种形式与红色旅游联动开发,形成了旅游内容的交融并存模式,形成了“红色”、“绿色”、“蓝色”旅游并举的格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人士更是强调,越南已故领导人胡志明曾在广西等地生活和进行革命活动。其中,龙州至今还保留着多处胡志明等越南革命党人的活动旧址、越南驻龙州秘密机关旧址。在越南老一辈革命家眼中,成了越南的“西柏坡”、越南的“延安”。胡志明足迹等红色路线不仅仅是中越双方传统革命教育基地,还成了连接双方友谊的桥梁。
 
丰富的旅游资源,使我区旅游业人士对红色旅游前景预测乐观。据资料,2010年,广西接待红色旅游游客数为1500万人次,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65亿元。《规划》预测,2011年-2015年期间广西红色旅游总人数和红色旅游总收入在全区旅游中所占比重会有所提升,预测到2015年,年接待红色旅游人数达到2500万人次,年增长11%,红色旅游总收入182亿元人民币,年增长23%,其中接待入境游客38万人次。
 
框架:基地+旅游区+线路+景区
根据《规划》,广西红色旅游发展的总体框架为:全面构筑“4大红色旅游基地、6大红色旅游区、7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8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8个自治区红色旅游精品景区(点)”的红色旅游发展的总体框架体系。
 
设计院人士表示,在未来发展中,应强化政府对红色旅游发展在规划、观念、政策、管理、旅游大环境、建立投融资平台和各部门联动、各旅游生产力要素整合、全社会支持等全方面的主导作用。通过政府主导,打破部门和条块分割,形成合力,共同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培育大产业,整体推进广西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
 
同时,各地要因地制宜地建立健全红色旅游工作协调领导机构,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政策,把支持红色旅游的政策统筹纳入本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保护的总体政策体系,形成政策合力。进一步加强各级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建设,从而有效促进广西红色旅游的长足发展。
 
四大红色旅游基地
百色红色旅游基地、河池红色旅游基地、桂林红色旅游基地、凭祥—龙州红色旅游基地。
 
六大红色旅游区
左右江红色旅游区、桂北红色旅游区、南宁红色旅游区、桂东红色旅游区、桂中红色旅游区、北部湾红色旅游区。
 
七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邓小平足迹之旅、重走红军长征路、中越边关红色之旅、北部湾改革开放合作之旅、桂东红色之旅、柳州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之旅、红水河建设与改革开放生态之旅。
 
八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百色起义旧址景区、龙州起义旧址景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第八军乐业会师旧址景区、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及桂林抗日文化运动旧址景区、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景区、广西东兰红色旅游区、桂平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旧址景区、凭祥市镇南关大捷遗址景区。
 
二十八个广西壮族自治区红色旅游精品景区
左江革命根据地旧址景区(崇左市区及凭祥市区)、南宁兵变旧址景区(南宁市区)、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靖西攻坚战景区(靖西县)、右江苏维埃政府旧址景区(田东县)、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三次反“围剿”斗争革命根据地旧址景区(凤山县、巴马县)、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河池整编阅兵旧址景区(河池市区)、湘江战役觉山铺阻击战旧址景区(全州县)、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旧址景区(灌阳县)、老山界景区(资源县、兴安县)、昆仑关战役遗址景区(兴宁区、宾阳县)、平果铝工业旅游景区(平果县)、连城要塞遗址景区(北海市、防城港市、东兴市、宁明县、凭祥市、龙州县、大新县、靖西县、那坡县)、中越边境公路旅游带(中越边境公路为依托)、北部湾港口群景区(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北海滨海都市旅游景区(北海市区)、东兴国门口岸旅游景区(东兴市)、钦州临海工业旅游景区(钦州市)、钦州刘永福冯子材故居景区(钦州市)、天峨龙滩水电站景区(天峨县)、大化岩滩水电站景区(含大化水电站、岩滩水电站)、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景区(宜州市)、南宁国际都市旅游景区(南宁市城区)、柳州工业都市旅游景区(柳州市)、合山国家矿山公园(合山市)、贺州黄姚古镇抗战遗址景区(昭平县)、梧州孙中山革命遗迹景区(梧州市)、李济深故居景区(苍梧县)、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纪念公园(玉林市)。
 
全球美丽网、中华产品网、国际神州网、世界工艺美术网与相关企业共同打造【六大红色旅游区】、【八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等,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以振兴乡村经济为目标,“发展旅游民宿,坚持统一规划、科学有序、注重品质、体现特色、环境友好原则,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以“互联网+红色旅游基地+红色旅游线路+企业+种养合作社+农户+策划推广+宣传+游客+企业采购+企业投资……”等方式,全面开展工作。增加红色基地周围、红色线路上的林业、农业、企业等的旅游观光。企业采购团、企业投资团队、旅游采购团,可以通过网上网下采购,尽力把红色旅游点、线、面上的有关林业、农业、企业生产的食品等、工艺美术作品、非物质文化作品、书画作品等推向全国,推向世界,为振兴乡村经济提速。
 
全球美丽网、中华产品网、国际神州网、世界工艺美术网与相关企业共同打造文化下乡的实战理念,把最好的歌舞、民间文艺等送下乡,快乐共享。为乡村振兴奉献力量。
 
【六大红色旅游区】需要增加的内容如下:
●桂北红色旅游区:以桂林市城区、兴安县为中心,发挥桂林国际旅游名城、广西旅游龙头和广西旅游集散中心之一的作用,重点建设桂林红色旅游基地。以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全州县)为核心。
 
桂林(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市) 
桂林市是世界著名风景游览城市、万年智慧圣地、全国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国老工业基地 [3]  ,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对外开放国际旅游城市、全国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区和国际旅游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6区10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6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30余万,城镇人口247.34万人,城镇化率55%。
 
桂林地处中国华南,湘桂走廊南端,是中央军委桂林联勤保障中心驻地、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中国旅游业态风向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永久举办地,是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战略交汇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以新型工业为主的国际旅游胜地。
 
桂林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属桂林郡。1201年,著名诗人王正功赋诗“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是桂柳文化发祥地,甑皮岩发现的陶雏器填补世界陶器起源空白,是中国制陶技术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桂林是广西重要高校集聚区,拥有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医学院、陆军特种作战学院等16所高校。ESI学科1%入选高校4所,入选高校位居广西第一,第四轮学科评估32个学科入选。 
 
2019年9月,入选中国地级市百强第39名,2020年入选中国旅游城市排行榜”排名第19名,11月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12月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桂林市位于南岭山系西南部,地处湘桂走廊南端,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处东经109°36′50″—111°29′30″,北纬24°15′23″—26°23′30″,境域南北长236公里、东西宽189公里。北部及东北部与湖南省交界,东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接壤,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及来宾市毗邻,西部及西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相接,总面积2.77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866.36平方公里),占广西壮族自治区总面积的11.74%。
 
地形地貌
桂林风景
桂林市位于南岭山系西南部、桂林—阳朔岩溶盆地北端中部,处在“湘桂夹道”中。地形为西部、北部及东南部高,中部较低。以中山或低中山地形为主,山峰海拔多在1000米,越城岭主峰猫儿山海拔2141.5米,称华南第一峰。平乐县海拔低至97米。山峰与盆地间的相对高差为600~1600米,坡度20°~45°。市区东西两侧为低山丘陵地形,海拔标高300~600米,相对高差200~300米;南北两端为低缓的丘陵。岗垄丘地形,海拔标高160~200米,相对高差10~20米,中部为典型的岩溶地貌,峰奇水美,呈现为岩溶峰林及地势开阔平坦的孤峰平原和河谷阶地,地面海拔标高150~160米,峰顶标高200~300米。
 
动物资源
桂林市境内野生动物繁多,陆栖脊椎野生动物约545种,其中两栖类36种,爬行类58种,鸟类375种,兽类76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69种,包括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金雕、蟒蛇、豹、云豹、林麝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植物资源
桂林市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70.91%。各县森林覆盖率达55.3%~78.8%,全市建有森林旅游景区50多个。
 
桂林市有高等植物1000多种,包括银杉、银杏等名贵树种;自然植被以马尾松为主,市区以桂花树为主,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林业主产杉木和毛竹,桂林市森林面积121.56万公顷,森林储蓄量3774.42万立方米,每年可提供木材40余万立方米、毛竹1600多万根。
 
地方文化
桂林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汉、壮、苗、瑶、侗、回、京、彝、水、满等多个民族和谐相处,多民族融合的地域民族文化构成了桂林城市文化一个重要特征。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地域文化,诸如农耕、游牧、节庆、服饰、饮食起居、婚丧、建筑、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
 
智慧圣地
桂林人文
桂林是具有万年历史的人类智慧圣地,是世界上具有三处万年古陶遗址(甑皮岩、大岩、庙岩)的城市,也是中国发现洞穴遗址最丰富、最集中的城市之一,甑皮岩发现的“陶雏器”填补世界陶器起源空白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等考古学术机构誉桂林为“万年智慧圣地”。 
 
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桂林市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万年智慧”的历史文化名片。 
桂林市辖区共发现史前遗址169处,是中国发现史前文化遗址点最丰富、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大岩、螺蛳岩、新岩、象鼻岩、父子岩、塔山等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建构了桂林史前文化基本序列,填补桂林史前文化多项空白,彰显了万年来桂林先民开发桂林山水胜地的智慧,建立了岭南岭北史前文化交流融合的新坐标,为研究桂林融入“多元一体”中华文明进程提供了最新的考古证据。
 
文化特色
语言:西南官话-桂柳话-桂林话、桂林方言、少数桂北壮语等。
广西大鼓:讲究架子功,表演潇洒利落,刚柔有致。
桂剧:桂林地方戏,广西代表性剧种之一。
广西文场:由唱腔曲牌与器乐曲牌组成。
傩戏:又名神剧。是在傩舞(俗称跳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桂林民歌:与劳动相联系的笛篙歌(渔歌)、山歌等;与民族相联系的龙船歌、贺郎歌、伴郎歌。
彩调剧:俗称调子、彩调、彩灯、哪嗬嗨等,属灯戏系统。
桂林杂技:主要节目有《钻地圈》、《水流星》、《狮舞》、《双顶技》、《倒立晃圈》。
零零落:杂曲类曲种。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性曲艺形式之一。
桂林渔鼓:鼓曲类道情分类曲种。又名广西渔鼓。是广西代表性民间说唱艺术形式之一。
桂林弹词:鼓曲类弹词分类曲种。又名“广西说唱”、“广西说书”。
河灯歌节:每年的七月半(农历7月12日至14日)是资源县河灯歌节定期举办时间,资源各族人民云集县城,资江两岸三天三夜,歌声缭绕,整个县城笼入了歌海之中,十四日夜晚可领略“万盏河灯漂资江”的人间奇观。
 
兴安葡萄节米粉节:每年8月的中下旬,兴安人民会载歌载舞欢聚一堂,庆祝属于兴安县人自己的节日。节日期间,最为热闹的街道就属秦皇路了。
 
桂林山水画:是指以桂林秀美山水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画。
这些画以传统中国画为主体,以表现桂林山水自然本性的律动与意韵为目的。桂林山水画在中国山水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在中国历史上就有很多画家画过桂林山水或以桂林山水成名,如15世纪的石涛及20世纪的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李可染等。广西老一辈画家帅础坚、阳太阳、黄独峰、涂克等也曾经创作出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漓江山水作品,为漓江画派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黄格胜为首的广西一批画家,把创作重心放在描绘漓江山水和广西南方的风景上,逐渐形成了“漓江画派”。以资江山水为题村的中国当代山水画十大名家之一林之源以其独创的水墨意韵,弥补了山水画中桂北山水的丹霞风情。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青年画家高贺琪运用传统艺术的笔墨绘画技巧,以桂林山水为题材,创作了大量以禅境为表达方式的“禅意桂林画”,高贺琪的禅意桂林艺术画作清秀天成。
 
桂林民俗风情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处湘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之间,桂林文化总体来说更接近长江流域文化。桂林不仅山水风光、人文景观令人神往,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也令人迷恋。桂林方言属北方方言中西南官话桂柳片,口音与湖北、四川、贵州等地相似。桂林的建筑风格也与长江流域相似,只可惜由于上个世纪国内战乱,加上日本鬼子轰炸桂林,老式桂林传统建筑几乎全毁。
 
桂林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壮、回、苗、瑶、侗等28个少数民族占桂林市总人口的8.5‰左右。桂林市聚居的壮、苗、瑶、侗等少数民族,保持着古朴、奇特、多彩的民俗风情,如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盘王节、达努节,苗族芦笙节、拉鼓节,侗族花炮节、冬节对中外旅游者具有极大吸引力。十多个少数民族,他们虽共同生活在华夏民族的文化气氛中,却都保持着自身的风俗,包括服饰,食物,节日,宗教信仰,甚至语言文字。
 
桂林民族习俗
壮族
以壮锦为标志,喜好唱歌。古有歌仙刘三姐,今有姑娘木叶歌,节庆有三月三歌节。壮族歌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的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苗族
刺绣蜡染,工艺独特,芦笙踩堂,欢度良宵。苗族的旧年和汉族的春节相似,农历十二月下旬,家家舂糯米,买年货,出嫁的女子也随同丈夫回娘家,到正月初七才能回夫家。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每年二月初二和六月初六都做粽子祭奠。自然崇拜也占有重要地位。
 
回族
回族人都重视给子女受教育,包括伊斯兰教育和汉文化教育回族皆围寺而居,这是由于回族因信仰伊斯兰教所决定的。因此清真寺自然地成为回民社会的活动中心,既所宗教活动中心,也是议论大事、联络感情的中心。
 
瑶族
住高山区,大桶药浴,淋漓痛快,驱风去病,实属民间一绝。节庆有打旗公节(农历5月14日),粽子祭祖,祈祷丰年。龙胜境内的瑶族分为盘瑶、花瑶和红瑶。盘瑶因崇拜“盘瓠”而得名,又名过山瑶;花瑶因其妇女服饰花色花纹多而得名;红瑶妇女服装分饰衫、花衣、便衣三种,从红瑶妇女的头饰就可区分少女、未婚妇女、已婚妇女。
 
侗族
高超的建筑艺术,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一杯拦路酒,醉人心扉。一曲拦路歌,情真意切。龙胜的侗族擅长建筑,宏伟壮观、凌厉飞扬的鼓楼和风雨桥,是侗乡重要的标识。全杉木结构,凿榫穿枋,架挑对接,吊脚悬空,不用一钉一铆,体现出一种朴素。侗族风情“月也”和拦路歌“月也”,侗语,意为集体出访做客。侗族传统交际联谊活动。时在农历正月和八月。拦路歌,侗族迎客送客时唱的歌,多用于“月也”场合。
 
特色美食
美食介绍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是广西地区历史悠久的特色传统名小吃。以其独特的风味远近闻名。其做工考究,先将上好的早籼米磨成浆,装袋滤干,揣成粉团煮熟后压榨成圆根或片状即成。圆的称米粉,片状的称切粉,通称米粉,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其吃法多样。制作最最讲究卤水的制作,其工艺各家有异,大致以猪、牛骨、罗汉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浓郁。卤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风味也不同。大致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鲜粉、原汤粉、卤菜粉、酸辣粉、马肉米粉、担子米粉等。
 
荔浦扣肉
荔浦扣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地方名菜。此菜色泽金黄,芋片肉片松软爽口,油而不腻,浓香四溢。具有清热祛火、滋润肤色功能。桂林特色名菜,以正宗桂林荔浦芋、带皮五花肉、桂林腐乳为主要材料,烹饪以蒸菜为主,咸甜口味。传统宴席名菜,采用正宗桂林荔浦芋、带皮五花肉、桂林腐乳和各式佐料。将带皮五花肉和切块荔浦芋分过油炸黄, 然后将五花肉块皮朝下,与芋块相间排放碗中蒸熟,翻扣入另一盘中即成。
 
阳朔啤酒鱼
阳朔“啤酒鱼”,是阳朔有名的地方特色菜,鱼肉鲜辣可口,无一丝鱼本身的腥味,啤酒和鱼肉的香味可以让人胃口大开。阳朔的啤酒鱼是选用阳朔漓江里鲜活的大鲤鱼,先用桂北山区出产的生茶油烹炸,然后放入桂林产的上等啤酒红焖而成,具有独特的香酥鲜嫩风味。2002年5月阳朔啤酒鱼以外香内嫩,皮黄汁浓,入口唇齿留香在“奇山杯全国迷宗菜交流比赛研讨会”上一举夺得金奖。由此,阳朔啤酒鱼堂堂正正地“游”进了京城。
 
桂林灵川狗肉
灵川狗肉有“天下第一美味”之誉。狗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有滋阴补肾,祛寒健胃等大补之功,以秋初至春末食之最佳。灵川狗肉烹调工艺独特,从选狗、杀狗、切狗烹调到品尝皆有讲究,食后余香满口,通体舒泰,令人百吃不厌,回味无穷。
 
桂林田螺酿
桂林的田螺非常特别。首先是大,最大的差不多有乒乓球大小了;其次是它的味道,完全不像螺肉本身的味道。里面的肉并不全是螺肉,而是先把螺肉掏出来,混合猪肉、香菜及其它调味品一起剁碎,再填入螺的空壳里混合汤汁一起烧制。
 
恭城油茶
恭城人每天早餐都要“打油茶”,有的家庭甚至三餐离不开油茶。油茶不说煮而称“打”,是各地的统一称法,而各地的油茶却各有其不同的风味。油茶的统—制作方法是以老叶红茶为主料,用油炒至微焦而香,放入食盐加水煮沸,多数加生姜同煮,味浓而涩,涩中带辣。恭城一带还再加磨醉的花生粉,使味道多了醇厚少了涩,并因煮的时间恰到好处,使恭城油茶被举为各地油茶之冠,享誉桂北和广西各地。喝油茶不分季节,一年四季、一天早晚都喝。客人到来则不分早晚,随时煮好奉客,而且更为丰盛。恭城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长寿的秘诀跟油茶也有莫大的关系
 
全州醋血鸭
全州醋血鸭是桂林全州的一个地方特色美食,采用盛夏上市的子鸭为原料,杀鸭留血、注入酸醋,以嫩姜或苦瓜为配料,将鸭肉先武、再文火焖熟,在出锅前倒入醋血。成品上桌,清香沁人心脾、美味让人难忘。俗话说湘南永州之血鸭,桂北全州之醋血鸭。醋血鸭这道菜看着惊人,吃起来却没什么血腥气,倒是醋香扑鼻,而且鸭肉绵软入味,酸辣鲜香,开胃可口。
 
临桂两江松花糖
松花糖发源自位于桂林市临桂区两江镇民国代总统李宗仁故居中的私人厨房,由李宗仁家中的一名厨师发明。近百年传承创新,风味愈加诱人,甜而不腻,入口酥化不粘牙,流行于桂北地区。松花糖去古已远,名称的由来,一说是由于松花糖粒粒金黄色如松花;二说源自于松花糖“酥脆清甜,入口即化”,是“酥化糖”的讹误;也有说因其作为桂林市临桂区两江镇的传统年货,寓意着“轻松花钱”的新年愿望。
 
特色产品
漓江的“清水石”
桂林柚果
桂林罗汉果
桂林白果
荔浦芋
桂林辣椒酱
桂林三花酒
桂林豆腐乳
桂林西瓜霜
桂林腐竹
阳朔金橘
阳朔金橘
全州湘山酒
恭城月柿
平乐沙田柚
灌阳红薯酒
灌阳红薯粉
桂林玉石
阳朔画扇
壮锦
松花糖
 
漓江四宝
漓江四宝,声名远播,即:漓江长寿鱼、漓江泉水虾、漓江菊花蟹、漓江岩石螺,这是漓江的特色小吃。
 
桂林三宝桂林三宝是指桂林享誉海内外的三种制品,即辣椒酱、豆腐乳、三花酒。
“桂林四宝”,在“桂林三宝”的基础上加西瓜霜。
 
风景名胜
2012年11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桂林市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从远古以来,历代都在这里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其中以甄皮岩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宋代、明代古城池格局为代表的古代城市建设文化,以灵渠、相思棣为代表的古代水利科技文化,以名山胜迹、历代摩岩石刻为代表的山水文化,以靖江王城、王陵墓群为代表的明代藩王文化,以近、现代革命遗迹、历史纪念地为代表的近现代文化是桂林历史文化的精髓。市区范围内有文物古迹共552处,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17处,其中国家级5处、自治区级23处、市(县)级89处。其中,甑皮岩洞穴遗址,与古运河、都江堰齐名的中国古代三大著名水利工程的兴安灵渠,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靖江王府和靖江王墓群,中国四大孔庙之一的恭城文庙,集历代摩岩石刻之大成的桂海碑林,历史悠久、具有“楚南第一名刹”的全州湘山寺,近代的八路军办事处、李宗仁故居等文物古迹。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桂林共有A级景区60家,其中5A级景区4家,分别是桂林漓江景区、桂林乐满地休闲世界、桂林独秀峰—王城景区、桂林两江四湖·象山景区,4A级景区25家,3A级景区31家。
桂林城地处漓江河谷冲积平原。唐代筑桂州府(桂林)城,因借漓江与阳江(今称桃花江)交汇之处筑成城廓,东西以漓江与阳江河道构成了城防水系,北借叠彩山、宝积山等山构筑陆上城防,拱卫夹城、子城,客观上形成了山水环抱的城市格局。宋代依山傍水凿池筑城,兴建街市,形成了现有的城市内湖水系(宋护城河)和核心区用地格局。明代以叠彩山、象鼻山为城市轴线,以独秀峰为核心,建靖江王城,城景交融的城市形态基本形成。桂林城市道路与城区中的各座山之间往往都有对景关系,形成的道路线形曲折而有致;沿江湖道路与水道皆成顺应关系,使得临水的街区亦变化有趣。山光、水色与田园、城郭巧妙融汇,空间格局与结构形态独具特色,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形成了桂林“山—水—城”和谐的城市形态。
 
著名景点
桂林漓江风景区
漓江位于华南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属珠江水系。漓江发源于“华南第一峰”桂北越城岭漓江见闻猫儿山,猫儿山是个林丰木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极佳的地方。漓江上游主流称六峒河;南流至兴安县司门前附近,东纳黄柏江,西受川江,合流称溶江;由溶江镇汇灵渠水,流经灵川、桂林、阳朔,至平乐,汇入西江,全长437公里。从桂林到阳朔约83公里的水程,称漓江。
 
桂林象山景区
象鼻山原名漓山,位于广西区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象山以神奇著称。其神奇,首先是形神毕似,其次是在鼻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明月,构成“象山水月”奇景。因此,象鼻山是桂林的城徽山,是桂林旅游的标志山,它坐落在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形似一头巨象,象鼻和象腿之间是面积约一百五十平米的圆洞,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
 
桂林王城景区
靖江王城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漓江西岸,是明朝藩王靖江王朱守谦的藩王府,始建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洪武二十五(公元1392年)年建成,靖江王城外围有国内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城墙。由于靖江王城地处桂林市城市中心地区,因而有“阅尽王城知桂林”之说。
 
桂林两江四湖景区
指由漓江、桃花江两条江与杉湖、榕湖、桂湖、木龙湖四个湖泊构成的桂林市环城水系。江湖烟波淼淼,岸畔绿柳依依,山光水色莫不令人感慨万千。入夜灯火璀璨,更是美不胜收,妙不可言。徒步其间,可观赏各式精美大小桥28座、精典景观计100处。两江四湖环城水系是桂林城区的灵魂。绸缎似的江,翡翠般的湖,给中外游客的感受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两江四湖成为桂林城区的主打名片: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AAAA级景区、广西十佳景区。
 
中国国宾洞
芦笛岩位于桂林市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是一个以游览岩洞为主、观赏山水田园风光为辅的风景名胜区。芦笛岩洞深240米,游程500米。洞内有大量绮丽多姿、玲珑剔透的石笋、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满目,组成了狮岭朝霞、红罗宝帐、盘龙宝塔、原始森林、水晶宫、花果山等景观,令游客目不暇接,如同仙境,被誉为“大自然的艺术之宫”。从唐代起,历代都有游人踪迹,现洞内存历代壁画77则。自1959年发现并开发后,如今已建有餐厅、茶室、水榭、湖池、曲桥,并设游船,广植花木,成为中外游客游览桂林时必至的旅游热点。
 
桂林七星景区
七星景区位于桂林市区漓江东岸,漓江支流小东江畔,距市中心1.5公里。占地面积约134.7公顷,绿化覆盖率达84%,是桂林市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景致最多最集中的综合性景区。历史文化的精深博大在七星汇聚,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在七星展现,堪称桂林山水与文化的缩影、桂林城市绿肺,集桂林山、水、洞、石、庭院、建筑、文物之大成,是桂林山水精华景观的缩影。
 
桂林东西巷
东西巷是桂林明清时代遗留下的唯一的一片历史街巷,空间尺度宜人,是桂林古历史风貌的观景区,包含了正阳街东巷、江南巷、兰井巷等桂林传统街巷。体现了桂林的历史文脉。
 
桂林会仙湿地
会仙湿地被誉为“漓江之肾”,是漓江流域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原生态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湿地内岛屿星罗棋布,山水相得益彰,集“山、水、田、园、林、沼、运”等景观要素于一体,以其岩溶湿地之典型、山水景观之秀丽、历史文化之深蕴而著称。该湿地风貌及其周边环境不仅在广西是独一无二的,在全国乃至全球峰林岩溶平原风貌中也极为罕见,是极具研究价值的典型湿地。
 
古桂柳运河
古桂柳运河又称桂柳运河、桂柳古运河、相思埭,开凿于唐代长寿元年(692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与灵渠同为广西古代的两大运河。古桂柳运河穿过会仙湿地,河源于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狮子岩,汇分水塘,东流至相思江,入漓江;西流折入鲤鱼陡至永福洛清江汇柳江。千百年来,古桂柳运河曾经发挥航运和灌溉的重要作用。
 
桂林龙胜梯田
龙脊梯田地处海拔1916米的崇山峻岭深处,梯田海拔最高处1180米,最低380米,垂直落差800米,面积71.6平方公里;分为金坑和大寨瑶族梯田观景区、平安壮族梯田观景区,主要景点十几个。她以磅礴的气势、流动的线条,变幻的神韵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而享誉中外,为天下梯田之望尘莫及,堪称“世界之最”和“天下一绝”,是桂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游客接待床位3000多个,为桂林黄金旅游线路之一。
 
桂林大圩古镇
大圩古镇是广西古代“四大圩镇”之一。大圩古镇始建于公元200年。古老的大圩老街顺着漓江绵延2公里长,不宽的街道上铺着青石板,石板路两边是保存完好的老房子。大圩古镇在漓江东岸,父子岩东南,磨盘山北,距桂林23公里水程。史载,古镇始建于北宋初年,中兴于明清,鼎盛于民国时期,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远在600年前,大圩以其“大”,成为广西四大圩镇之最。大圩古镇曾名长安市、芦田市,通称大圩。汉代已形成小居民点,北宋时已是商业繁华集镇,明为广西四大古镇之一。其商业初兴于宋,曾设税官;中兴于明,清光绪三十一年《临桂县志》称“水陆码头”,抗日时期有“小桂林”之称,赶圩人数高达1万余人,泊船多达二三百艘,地方商业文化积淀深厚,特色鲜明。
 
桂林阳朔西街
阳朔西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的一条步行街。位于阳朔古镇中心,宽约8米,长近800米,略呈东西走向,东到滨江路,西到蟠桃路,中间与县前街、城中路交汇。历经1400多年,是阳朔最古老最繁华的街道,也是阳朔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明城墙、碑刻、古寺、古亭、名人故居、纪念馆等这些古老的建筑保存皆较完整。西街,曾是孙中山先生演讲的地方,艺术大师徐悲鸿也曾居于此,1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曾在此留下足迹。
 
桂林灵渠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桂林全州天湖
天湖位于全州县华南第二高峰真宝顶东侧,13座水库犹如一面面透亮的明镜,点缀在崇山峻岭间,相互贯通,互成补充天湖柔美秀丽,具有独特的高山气候,夏季清凉能避暑,冬季银装素裹可赏雪。有大片原始森林,众多奇花异草和野生动物。既有杭州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湖光山色,也有洞庭湖“茫茫五百雪域”美称,是狩猎、避暑、观日、赏花的理想胜地,在广西区内唯此一景。遇晴日,遥空如洗,波光粼粼,烟霞浩淼,云水相吻,游人如置蓬莱仙境。
 
银子岩
银子岩溶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贯穿十二座山峰,属层楼式溶洞,洞内汇集了不同地质年代发育生长的钟乳石,晶莹剔透,洁白无瑕,宛如夜空的银河倾斜而下,闪烁出像银子、似钻石的光芒,所以称为“银子岩”。洞内特色景点数十处,最为著名的景观有三绝:雪山飞瀑、音乐石屏、瑶池仙境;三宝:佛祖论经、混元珍珠伞、独柱擎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被展示得淋漓尽致,故被誉为“世界溶洞奇观”。
 
桂林乐满地主题乐园
乐满地在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同时通过了ISO9001及ISO14001两项国际权威机构的质量标准体系认证,被评为“2002年度中国旅游报中国旅游知名品牌”以及“全国十佳主题乐园”;2005年主题乐园获得“广西十佳旅游景区”的称号。
 
桂林十景
漓江风景区
阳朔西街
象鼻山
两江四湖
独秀峰·王城景区
东西巷
芦笛岩
印象刘三姐
乐满地
会仙湿地
桂林八大世界级旅游精品
漓江风景名胜区
两江四湖景区
阳朔山水休闲景区
龙胜龙脊梯田景区
资源八角寨丹霞景区
兴安灵渠景区
猫儿山养生度假区
动感天湖景区

1、桂林市各景点采风;
2、到根雕大师工作室或企业采风并采购;
3、到玉石大师工作室或企业采风并采购;
4、到玉石商场或企业采风并采购;
5、到桂林相关企业采风并采购;
6、增加企业、合作社、林业、农业等旅游观光,如种植基地,养殖基地等。
7、增加农家乐山庄、宾馆酒店等基地。
8、全国企业家、有关专家到现场考察、投资或合作;
9、外国企业家、有关专家到现场考察、投资或合作。
 
桂林市市秀峰区
秀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市辖区,位于桂林市城区中西部,因辖区内矗立的“南天一柱”——独秀峰而得名,东与叠彩区、象山区、七星区交界,西南与临桂区、灵川县交界,西北与临桂区、灵川县交界,南与象山区、七星区、临桂区交界,东北与灵川县、叠彩区交界,北面与叠彩区、灵川县交界,截至2019年末,常住人口16.73万人。
 
自然资源有马尾松、桂花树、大理石、猴、穿山甲等。
2019年,秀峰区生产总值(GDP)105.1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3063元,比上年增长3.3%。 
 
地形地貌
秀峰区地形总体上呈西北高,趋向于东南低。西北有马鞍山,西面有芳莲岭,南面有金山,海拔高程387—578米,相对高度235—425米。其余以峰丛洼地(谷地)、峰林平原为主。海拔在145—180米之间,相对高度10—30米。 
 
秀峰区地貌类型以全岩溶地貌、半岩溶地貌、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为主,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碳酸岩溶极为发育,有丘陵、低山、盆地、平原等多种地貌。辖区西部甲山街道地貌多表现为山地丘陵地貌,辖区西北矮山塘村至桃花江一带属于这一地段的缓丘平原地貌。秀峰区东部一带为平原地貌,大致由北而南逐步降低。
 
山体洞穴
秀峰辖区山系为独立的喀斯特地貌。独秀峰是桂林主山,位于桂林市中心靖江王城内,与叠彩山、伏波山(今均属叠彩区)成三足鼎立之势,为峰林平原中最具代表性的石峰,由距今3.5亿年的上泥盆统融县组浅灰色厚层状及中厚层状质纯的石灰岩构成,峰顶海拔高程216米,相对高度66米,东西长120米,南北宽50米,山体面积0.6万平方米。辖区内还有隐山、西山、中隐山、骝马山、牛角山、牯牛、侯山、飞凤山、庙山、鸡公山、芙蓉山、琴潭山、光明山、白岩山等名山,此外还有50余座小山。其中,飞凤山(与叠彩区分界)、庙山、鸡公山与清秀山(与叠彩区分界)位于飞凤路与清秀路之间,为连属的同一山体。芳莲岭为10余座山的同一山体。秀峰辖区洞穴,其中著名洞穴有读书岩、琴潭岩、芦笛岩、隐山六洞(朝阳、嘉莲、白雀、北牗、夕阳、南华洞)、吕公岩、张公岩、轿子岩洞穴遗址,还有遍布诸山的大佛岩、黄岩、佛子岩、雪洞、穿岩、飞丝岩、大岩、琴潭山大岩、荔枝岩、清秀岩、狮子岩(洞)、庙背山洞、牯牛山洞、芙蓉山洞等。
 
水文
秀峰区境内水系属珠江水系桂江河段,主要河流有漓江、桃花江、南溪河,其中漓江属珠江的一级支流。桃花江为区内最大河流,是漓江的重要支流,发源于灵川县境内的中央岭东南侧,由北向南,九典十八湾,流经秀峰区甲山街道和丽君街道,进入象山区境内后注入漓江,桃花江总长65千米,集雨面积300平方千米,在秀峰区境内流程长15.3千米;南溪河为漓江支流,蜿蜒流经秀峰辖区南部。漓江发源于兴安、资源县交界的越城岭老山界,流至溶江镇与灵河汇合后称漓江,漓江自北南流,过灵川县秦家进入桂林市区后从秀峰区东面流过,漓江秀峰区段长1.42千米,以漓江主航道与七星区分界:南溪河源于临桂区临桂镇庙头村秤钩山麓,干流由北向南,至临桂镇汉塘转向东流,经甲山街道唐家村、官桥村进入象山区境内后注入漓江。还有芦笛岩地下河,源于芦笛公园的磨盘山西侧脚下,水源主要来自桃花江,另获部分地下水补充,经磨盘山底,在芳莲池边流出,排入芳莲池,长约400米。秀峰辖区内湖塘分布广,主要有榕湖、桂湖、西湖、芳莲池、月牙池。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秀峰区农业用地645公顷,其中耕地433公顷,园地57公顷,林地118公顷,设施农业用地37公顷。 
 
植物资源
秀峰辖区丘陵植被以马尾松为主,还有少量的桂花、泡桐、酸枣、苦楝树等。石山常见植被有菜豆树、青冈栎、香椿等。 
 
水资源
秀峰区境内地下水资源丰富,埋藏深度一般在5—100米之间,矿化度低于1克每升,pH值6.5—8.5,适用于工农业生产开采利用。
 
矿产资源
秀峰区的水泥石灰石,分布在田心村、二塘等地。大理石,分布在甲山村一带。黏土,区境内有大量分布。此外,还有花岗岩砂页岩、白云石等分布。
 
动物资源
秀峰区动物资源,分饲养动物、野生动物、水生动物及介类。饲养动物,分为:家畜,有黄牛、水牛、乳牛、猪、山羊、狗、猫、兔等;家禽,有鸡、鸭、鸽、鹅、鹌鹑等。野生动物中,分为:哺乳类,有猴、野猪、田猪、野猫、耗子、穿山甲等;鸟类,有相思鸟、画眉、鸦、猫头鹰、燕、布谷、斑鸠、麻雀、鹭鸶等;两栖类,有青蛙、山蚂拐等;爬虫类,有蛇等;昆虫类有蜜蜂、茶虫、蜻蜓、蝙蝠、螳螂、蜘蛛、蝉、蟋蟀、蜈蚣、蚁、蝇等;水生动物,有草鱼、塘角鱼、泥鳅、鲢鱼、波罗鱼,其中波罗鱼分布在飞凤山一带岩洞中,是秀峰区洞穴特有的鱼类;介类,有虾、龟、蚌、螺丝等。
 
历史文化
文物古迹
秀峰区文物古迹有清宣统三年(1911年)建于独秀峰下的广西咨询局,独秀峰下颜延之读书岩,唐代郑叔齐独秀山新开石记,宋代王正功“桂林山水甲天下”石刻,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张仲宇记北宋熙宁以来桂林文化教育情况的《桂林盛事》石刻,1999年正阳步行街南端出土的唐代曲水流觞,骝马山北麓唐代摩崖造像,西山唐代摩崖造像,李宗仁公馆、白崇禧故居、靖江王府,其中靖江王府于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井
圣母池(1987年公布为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榕树门(1966年公布为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民居
东巷古民居、演波村古建筑群、合家村古民居、矮山塘村券门、矮山塘村古民居、甲山村民国建筑、黄琪翔故旧居、抗战野战医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
类别
名称
级别
 
传统美术
桂林雕版彩色套印技艺、桂林傩面具制作技艺、桂林彩色拓印技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
 
传统技艺
桂林马肉米粉制作技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
 
风景名胜
综述
秀峰区风景名胜山有独秀峰和西山,水有“两江四湖”,洞有芦笛岩。至2017年年底,辖区共有2个AAAAA国家级旅游景区(独秀峰·王城景区、桂林两江四湖景区),3个AAAA国家级旅游景区(芦笛景区、桂林经典刘三姐大观园景区、西山公园景区)。文化遗址有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轿子岩洞穴遗址;有革命纪念遗址蒋翊武就义处纪念碑、中山纪念塔、仰止亭、《救亡日报》社旧址、广西省立艺术馆、苏军中校巴布什金墓;有著名文物古迹靖江王府、宋静江府城墙、古南门、狮子山河伯石塔、圣母池(又名八卦井)、奎光楼;有名人故宅李宗仁公馆、白崇禧故居、黄琪翔旧居。
 
王城景区
独秀峰·王城景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中心,由独秀峰、靖江王府、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三部分组成。最早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句就刻在景区内的独秀峰上。景区涵盖了桂林三大历史文化体系,是桂林历史文化的典型代表,走进景区就走进了桂林历史文化之门。宋代时这里是铁牛寺,元代改为大国寺,后又称万寿殿。2006年,独秀峰·王城景区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4A级旅游景区。2012年12月29日,独秀峰·王城景区在广西桂林市正式挂牌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两江四湖
桂林两江四湖景区是桂林城市名片,景区位于桂林市中心区域,是桂林城市中心经典环游线路。“两江四湖”景区是指桂林市中心区的漓江市区段、桃花江市区段、榕湖、杉湖、桂湖、木龙湖等水域所组成,并且将其相互连接而构成环城水系的总称。秀峰区内两江四湖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两江四湖·象山景区的组成部分。
 
芦笛景区
桂林芦笛景区位于桂林市西北的桃花江畔,距市中心6千米,是一个以游览岩洞为主、观赏山水田园风光为辅的风景名胜区,是整个漓江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1982年11月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2001年1月,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西山景区
西山景区位于桂林城区中心,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西山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便成为旅游胜地,是桂林最早被开发的旅游景区,景区由西山群峰、西湖及隐山组成。2013年7月,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大观园景区
刘三姐大观园景区位于桂林城区西部秀峰辖区狮子岩,坐落在桃花江畔,东靠西山,西望甲山,前临漓江的支流桃花江,景区以壮族歌仙刘三姐命名,是一座展示刘三姐文化及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经典的主题游园,2012年8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鸡血玉博物馆
观石堂鸡血玉博物馆位于芦笛岩桃花江畔,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博物馆的藏品分四类:雕件系列、印章系列、画面系列、原矿玉料系列。
 
桂林东西巷
桂林东西巷位于桂林市中心的解放东路和正阳路交汇处,王城商厦正对面,十字街商圈中心区域,占地面积2.92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6万多平方米,分为传统文化街和时尚风情街两个部分。传统文化街部分除保护性修缮古文化建筑房屋以外,将建成集旅游、休闲、美食、购物为一体的多功能体验商业街区;时尚风情街将以外街的形式展现出来,将成为桂林的时尚、现代元素一站式购物商街。
 
桂林东西巷包含了正阳街东巷、江南巷、兰井巷等桂林传统街巷,是桂林明清时代遗留下的一片历史街巷,也是桂林古历史风貌的观景区,体现了桂林的历史文脉。
 
地方特产
秀峰区的地方特产有:桂林米粉、桂林腐竹、漓江啤酒鱼、米饼、马蹄等。
 
荣誉称号
2020年6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排名93。
2020年12月4日,被命名为第四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2021年1月18日,获“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桂林叠彩区
叠彩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市辖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区北部,东与灵川县、七星区相接,西与秀峰区连接,南与秀峰区连界,北与灵川县交界,下辖2个街道和1个乡,行政总面积52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13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总人口18.06万人。
 
秦代,属36郡之桂林郡。1979年7月,桂林市叠彩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境内有湘桂铁路、322国道纵贯全境,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距叠彩区26千米,有桂北客运站、桂北汽车货运总站、桂林汽车总站等汽车站与桂林北站火车站,自然资源主要有马尾松林、乔木、猕猴、林麝、赤铁、黄铁等。
 
2019年,叠彩区地区生产总值91.42亿元,增长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08元,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41元,增长8.5%。
 
地形地貌
叠彩区地势低平,自北向南微倾斜,地面海拔140—160米,岩溶地貌分布广泛,以岩溶峰林地貌为特色,发育岩溶地貌和流水地貌类型复杂,山地、丘陵、平原均有分布,以平原为主,其次为山地、丘陵。峰林平原洞穴多于峰丛洼地洞穴,地下河洞穴长大,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
 
山系
叠彩区境内有尧山、叠彩山、伏波山、虞山等山;有伏龙洲、南洲、蚂蝗洲等岛屿;有试剑石、木龙洞、韶音洞、风洞、仙鹤洞、瞻鹤洞、还珠洞等奇石异洞。
 
水文
叠彩区过境河流有漓江,境内河流有灵剑溪、董家河等。清狮潭水库东干渠纵贯全区,另有宝贤湖、西清湖、木龙湖、铁佛塘、八角塘及白石潭、伏波潭、皇潭、木龙洞泉、天赐泉、潘家泉、祝圣庵水井、三皇井、闺女井等湖、塘、潭、泉、井分布辖区。
 
植被
叠彩区自然植被有针叶林种类以马尾松为主,还有枫香、白栎、冬青属、樟、泡桐、油桐和桃金娘、柃、乌饭树、假黄杨、栀子、水杨梅、金樱子等;主要分布于辖区漓江段东岸至尧山一带。常绿落叶混交林种类以青岗栎为主,还有铜钱树、刺叶冬青、海桐花、斜叶榕、小栾树、珍珠梅、紫堇、九里明、楼梯草属、黄荆等;主要分布于尧山西侧一带。常绿落叶混交残林种类有山胶木、沙皮树、菜豆树、乌冈栎、圆叶乌柏、青檀、榆树等;分布于漓江西岸一带。漓江河岸,以枫杨为主,还有水杨梅、乌柏等;辖区各山均有分布。鹊梅藤、大棘灌丛种类有石山棕、三叶薯、竹叶椒等。草丛植物种类,以禾本为主,具体又分为低山丘陵旱生草地:种类有黄背茅、臭根子草、水蔗草、画眉草、鸭嘴草等;四边地杂草草地:种类有蜈蚣草、狗牙根、黄茅;田埂杂草草地:种类有马塘属、牛鞭草属、雀稗属、狗尾草属、蟋蟀草、棕叶茅等。
 
植物资源
叠彩区主要植物资源品种有:马尾松林、石灰山常绿阔叶林、石灰山常绿落叶混交残林、樟树加竹类林及草丛类。植物种类包括有乔木、灌木、藤木、草本等。
 
动物资源
叠彩区野生动物资源有属国家二级保护的动物有猕猴、林麝、羚及红腹角雉、白鹇、大鲵、毛冠鹿、熊猴、短尾猴、小灵猫、穿山甲等。还有众多候鸟及环颈雉、鹌鹑、雁、野鸭、斑鸡、竹鼠、果子狸、本地河鸟等品种。
 
历史文化
傩文化
叠彩区大河乡星华上窑村还保留清代傩戏剧本和曲谱,有傩戏传承的第七代弟子,每年八月十五,都有傩戏的演出,1992年星华傩戏队为广西傩戏国际研讨会演出过《真武祖师》等节目。2010年,桂林傩舞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叠彩区大河乡上窑村民制作的傩面
 
文物古迹
文物藏品
宝积岩人牙化石、宝积岩遗址石器、南朝青瓷、明代广窑青黄釉点彩盖尊、明代青花人物梅瓶、明代青花双凤缠枝莲盖尊、明代青花岁寒三友人物盖瓶、明代青花双龙戏珠盖尊、清代李秉绶松竹图直幅
 
古遗址
宝积岩洞穴遗址、窑里村窑址、桂州窑窑址、东窑村窑址
 
古墓葬
观音阁南朝墓群、尧山南朝墓、明靖江王墓群、何信墓、钟毅墓
 
古建筑
宝积山、鹦鹉山及铁封山城墙、东镇门、伏波山河堤驳岸、木龙石塔、仰止堂
 
石刻造像
虞山摩崖石刻、铁封山摩崖石刻、鹦鹉山摩崖石刻、静江府城池图石刻、宝积山摩崖石刻、叠彩山摩崖石刻、伏波山摩崖石刻、伏波山摩崖造像、叠彩山摩崖造像
 
革命遗址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叶挺将军囚禁处、三烈士纪念碑
 
名人故居
李济深故居、黄旭初故居
 
风景名胜
综述
叠彩区主要自然旅游景点有叠彩山、伏波山、虞山和木龙湖景区;经典红色旅游景观有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和尧山苏蔓、罗文坤、张海萍革命烈士纪念碑。
 
叠彩山景区
叠彩山景区位于桂林市区东北部,滨临漓江,叠彩山名是由唐朝元稹的侄子元晦游览了叠彩山之后,写了篇《叠彩山记》,记中说:“按图经,山以石文横布,彩翠相间,若叠彩然,故以为名”。叠彩山与城中的独秀峰、漓江畔的伏波山鼎足而立,同为桂林游览胜地。景区占地面积107900平方米,其中山体面积12987平方米,由明月峰、仙鹤峰和四望山、于越山组成。山中有叠彩亭、于越阁、叠彩楼、望江亭;半山风洞处石刻有风洞右上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的陈毅“愿作桂林人,不愿做神仙”石刻、洞口马相伯夫子像和洞中李秉绶的“兰竹图”是这些石刻中的代表。 [28] 
 
伏波山景区
伏波山景区位于桂林市区东北,滨江路北端与风北路交界处,占地面积11584平方米(其中山体6593平方米),海拔213米,它孤峰突起,西枕陆地,东临漓江,有遏波伏澜之势,古人誉之为“漓江的守护神”。伏波山、叠彩山景区统称滨江景区,于2000年12月被评为国家首批AAA景区,2002年5月顺利通过了ISO9001、ISO14001国际标准管理体系认证。
 
虞山景区
虞山景区位于桂林城北,濒临漓江,因华夏始祖之一的虞帝(即舜帝)南巡曾到此地,使虞山而得名。景区内虞山、皇泽潭、韶音洞素有仙山、仙河、仙洞之名,其中“舜洞熏风”为桂林著名老八景之一。 
 
木龙湖景区
木龙湖景区位于桂林市区北部,东起漓江,西至中山北路,南靠叠彩山、北临东镇路,是两江四湖环城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湖的上方有木龙洞,故名木龙湖。木龙湖的位置本来没有湖,是为了沟通漓江与内湖之水脉而掘土45万余立方米,以木龙湖为中心构成了木龙湖景区。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又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桂林办事处”)位于桂林市中山北路14号(原桂北路138号),是一幢面积800多平方米的中式两层木楼房建筑,原为黄旷达的“万祥醩坊”店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1月,李克农率工作人员到桂林,建立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租下这幢房子作办公用地。办事处楼下为警卫室、值班室、办公室、救亡室,楼上为秘书室、会议室、机要室、电台室及领导的住房;同年12月3日,周恩来、叶剑英抵桂,中共中央南方局暂设于此,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月,南方局正式在重庆建立后,在此设立南方局办事处。 [28] 
 
地方特产
叠彩区有桂林米粉、漓江啤酒鱼、桂林腐竹等地方特产。
 
桂林象山区 
象山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市辖区,以象鼻山而得名的,位于桂林市区中南部,是桂林市中心城区,行政总面积89.93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象山区常住人口29万。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今象山区境(简称区境)属桂林郡地,2001年1月。
 
位置境域
象山区位于桂林市区中南部,地处北纬25°07′47″—25°16′42″、东经110°13′16″—110°19′26″,东西宽10.16千米,南北长16.50千米。东与七星区、雁山区毗邻,西与秀峰区、临桂县相连,南与雁山区分界,北与秀峰区接壤。其中与七星区行政界线长6.47千米,与雁山区行政界线长30.35千米,与秀峰区行政界线长20.99千米,与临桂县行政界线长25.04千米。地处峰林平原,行政区域总面积89.93平方千米。
 
风景名胜
象山景区
2017年1月30日,央视春晚桂林分会场(象山景区)游人如织
象山景区位于桂林市区漓江与桃花江交汇处,占地面积11.88万平方米。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集奇山、秀水、异洞、美石于一身,有丰富的摩崖石刻、佛像及诸多历史文化遗迹。1995年桂林市政府将象山定为桂林市城徽标志。2002年被评为AAAA景区。2013年、2014年、2016年三次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全国十佳最美赏月地。2017年10月景区承办中央电视台《寻找刘三姐》、东盟“太极一家亲”等大型活动。201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南方分会场落户象山景区,1月27日除夕之夜,该分会场演出的2个节目,由央视向全国直播。2月,象山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
 
日月双塔
日月双塔地处桂林市中心区,坐落在桂林城的中轴线上,与“象山水月”相邻。象山是桂林的城徽,而双塔则是新桂林的标识。日塔、月塔与象山上的普贤塔、塔山上的寿佛塔,相互呼应,相互映衬,有“四塔同美”之说。桂林日月双塔号称世界第一铜塔,是桂林旅游的一个夜景观赏地。
 
南溪山景区
南溪山景区位于中山南路2号。占地19公顷。1975年对外开放,1982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漓江重点风景名胜区”,2010年公布为国家AAAA级景区。南溪山主要景点有白龙洞、白龙井、观音岩、刘仙岩、樱花园、南溪山摩崖石刻等。南溪山巍然两峰,并耸溪边,山水相映,景色秀丽,故称“南溪玉屏”。自唐代以来,文人墨客在此留下摩崖石刻145件及三清石雕像3件,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桂林市象山区甑皮岩路26号,公园前身为1978年建立的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陈列馆,2001年改名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为华南唯一一家挂牌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甑皮岩遗址包括主洞、矮洞和水洞,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遗址1965年发现,1973年、2001年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出土上万件石器、骨器、蚌器、角器、牙器和陶器碎片;并发现中国制作最原始的陶器和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最早的石器加工场。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甑皮岩遗址被认为是华南及东南亚史前考古最重要的标尺和资料库之一、是中国制陶技术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是现代华南人和东南亚人古老祖先的居住地之一、是距今12000年以来最适合人居的地方之一。甑皮岩遗址有“史前明珠”之誉,是展示桂林史前文化的重要窗口。公园占地9.5公顷,包括入口服务区、遗址保护区、文物展示区和模拟考古乐园等4个功能区,主要参观旅游项目有甑皮岩遗址现场、“桂林·山水家园”文物展示馆、桂林史前考古展示长廊、独山登高、模拟考古乐园等,配套设施有公园大门、讲解服务中心、售票房、停车场、公厕等。
 
桂林园林植物园
2017年10月25日,桂林园林植物园举办金秋赏桂系列活动
 
桂林园林植物园位于桂林市中心西南隅,环城西一路117号。园林植物园占地47.9公顷。园内南溪河自西向东贯通全园,公园入口处的黑山因石灰岩山石经风化之后呈墨黑色而得名。整个植物园以园林植物为造园骨架,掘土为池,构木为亭,园区内分别建有茶花园、春华秋实园、棕榈园、榕树园、木兰园、银杏枫香园、大草坪、桂花博览园(苏苑、杭州苑、上海苑、包公亭、天香台阁苑)、水杉林、梅花园和珍稀植物园等精品园区,还有巧借山形地貌构筑的盆景园、下沉式广场、樱花园(日本园)、欧洲园(法国园)、相思泉等景观式亭台楼阁。园内植物种类达1000多种,品种达2200多种。特别是桂花博览园收集了桂林所有的优良桂花品种,并引种了四川、浙江等地10多个优良品种,共有桂花品种80多个,是国内外同类园区桂花品种最多,也是银桂品种最多的桂花园,是全国3个“中国桂花品种繁育中心”之一,第二届中国桂花博览会的主会场,为中国取得桂花国际登录权作出了特殊贡献。珍稀植物区森林茂密,曲径通幽,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杪椤、金花茶等珍稀植物,也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钱松、柔毛油杉、黄枝油杉、福建柏、兴安楠、蝴蝶果、鹅掌楸、马尾松、花榈木等乔木。 
 
桂林万福广场
桂林万福广场位于象山区凯风路90号,占地8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停车场总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停车位2000多个。该景区由四大主题功能区组成:国际时尚购物MALL、商业步行街区、星级酒店群、国际演艺中心,是集购物、娱乐、餐饮、休闲以及度假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国际商业中心。2017年11月23日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桂林侗情水庄
桂林侗情水庄位于二塘乡北芬村118号,以侗族民居、民俗、手工艺术制作等民族文化移植到北芬村发展旅游业。占地约6.5公顷,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建筑极富桂北民居特色,本着“建旧如旧”的设计理念,既体现了侗族木结构楼房特点又糅合了大村古民居青砖黛瓦建筑元素,主体建筑所用古青砖90%从附近县乡收购。侗情水庄于2015年开建,至2017年12月,共投资2.5亿元,建成风雨桥、民族风情古民居楼、侗家对歌台、侗家农具屋、侗家钟乳石厅、侗乡水上舞台、侗银工坊、传统美食服务区、祠堂及综合服务楼、迎宾广场、侗家大道等建筑。基本形成一个集侗民族表演、古民居和民族工艺欣赏、休闲娱乐、吃住购为一体的多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2017年4月试营业。 2018年,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瓦窑小镇
桂林“瓦窑小镇”位于桂林市象山区平山村平山北路以南,桂海铁路以北。占地总面积约22公顷,建筑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是一个以体验桂林手工艺历史文化、“工匠精神”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建设有麒麟匠园景区、游客接待中心、桂州窑文化园、匠心博物馆、展览馆、戏台、艺术品街区、青年文创公社、特色美食街、民宿酒店等功能业态。集产业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和社区功能于一体。2016年开工建设麒麟匠园景区、匠心博物馆、展览馆、木艺大师楼、特色美食街、民宿酒店。2017年投资9600万元。已建成麒麟匠园景区、展览馆。
 
北芬生态旅游名村
北芬生态旅游名村位于象山区二塘乡北芬大村,距离象山中心城区约10千米,紧邻桂阳公路西侧。建设以新村人居环境示范区、古村落保护区、民俗文化旅游区—侗情水庄、特色农业观光区—桂禾生态农场和连通以上四区的环村观光示范路为重点。 [33] 
 
地方特产
象山区特色产品有桂林漓泉啤酒、桂林三花酒(桂林三宝之一)、桂林米粉等。
 
荣誉称号
2020年,象山区荣获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中国健康产业百佳县市、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
 
桂林七星区
七星区,又称桂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市辖区,位于桂林市区漓江东畔,下辖4个街道和1个乡、1个华侨旅游经济区,区域面积121平方千米,总人口31万人。
 
西汉高祖三年至元鼎五年(前204年—前112年),区境属桂林郡地南越国地。1997年6月,桂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七星区合并,称桂林国家高新区七星区。 [3]  境内有桂林绕城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桂林两江国际机场28千米,距桂林北站(高铁站)2千米。
 
位置境域
七星区位于桂林市东部,地处北纬25°12′01″—25°19′01″、东经110°17′01″—110°24′01″之间。境域东西宽10千米,南北长7.5千米。东面与灵川县大圩镇交界,南面与雁山区柘木镇交界,西南以漓江为界,北面与叠彩区大河乡为界,区域面积12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七星区地形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地势低平,盆地呈南北延伸状,自北向南微倾斜,最高点为尧山主峰,海拔909.3米;主要地貌类型包括峰林平原、孤峰平原为主的岩溶地貌和构造一侵蚀低山丘陵地貌。按岩石类型可分为岩溶地貌和非岩溶地貌,此外还包括漓江沿岸的流水侵蚀一堆积地貌。
 
山体
七星区主要山岭有尧山,尧山位于桂林市东北部,朝阳乡新建村委挂子山东北侧,距市中心约10千米,桂林市东北与灵川县接壤即以尧山为分界线。尧山山势南北延伸,高大雄伟,状如伏牛,俗名“牛山”。山体主要由砂岩与页岩组成,形成平缓的土山。尧山主峰海拔909.3米,相对高度760米是桂林市最高的山峰。此外,区境内其他山峰有七星山、穿山、吊箩山、塔山、屏风山、羊角山、社山、骑马山、腰鼓山等。
 
水文
七星区水系,过境河流有漓江、境内河流有小东江、灵剑溪、朝阳河、蒋家河、竹江河。
 
植物资源
七星区自然植被主要有:马尾松林、石灰山常绿阔叶林、石灰山常绿落叶混交残林、樟树加竹类林及草丛类。植物种类有乔木、灌木、藤木、草本。其他植物种类有:铁角蕨、紫薇、乌柏、石楠、石山桂花、白蜡树等。
 
动物资源
七星区境内野生动物有松鼠、竹鼠、蝙蝠、猫头鹰等。鸟类有红翼画眉、红嘴相思、黄额小眉、粟鹎、白眼眉、白鹭、鹧鸪、鹰、鹌鹑、秧鸡、斑鸠、家燕、啄木鸟、家雀、喜鹊、乌鸦、山雀等。两栖类有蟾蜍、沼蛙、山蚂拐、油蚂拐、冬蚂拐等。爬行类有沙鳖、水龟、草龟、壁虎、蚯蚓、蜗牛、南草蜥、赤链蛇、黑链游蛇、银环蛇、眼镜蛇、竹叶青、犁头蛇、王字蛇、鸡公蛇等。鱼类主要有草鱼、鲤鱼、鲫鱼、鳜鱼(桂鱼)、鲢鱼、青鱼、鲶鱼、泥鳅、黄鳝、白鳝、塘角鱼、班鱼、禾花鱼、娃娃鱼、钩嘴鱼等。甲壳类有河蚌螺、螃蟹、青虾等。虫类有木薯蚕、桑蚕、蜜蜂、蟋蟀、蜻蜓、蝴蝶、黄蜂、黑蜂、赤眼蜂、蚱蜢、大红瓢虫、蜈蚣、天牛蝉(知了)蝼、蝗、蟆、蚂蚁等。
 
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遗产
文物名称         级别
靖江王陵墓群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桂海碑林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桂林市城工委旧址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花桥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救亡日报》印刷厂旧址 桂林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冷氏宗祠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明·忠烈张同敞墓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义士雷酒人墓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词人王鹏运墓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国民党左派人士裴邦焘墓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革命音乐家张曙墓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何信墓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钟毅墓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八百壮士墓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寿佛塔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会仙岩靖藩摩崖石刻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称                    类别         级别 责任保护单位
周氏面塑            传统技艺 区级 七星区林泽面塑工艺品工作室
桂林桂花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区级 广西桂林山水道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桂林纯手工鲜榨米粉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区级 桂林米粉文化中心
桂林老四样米粉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区级 桂林米粉文化中心
朝阳乡龙门村——龙船调                 市级
 
风景名胜
综述
七星区景点可划分为3种类型:
奇山:以石山为主,形态各异,主要景点有普陀山、穿山、塔山、月牙山、骆驼山、尧山、骑马山、屏风山、弘毅峰、观音山、羊角山、吊罗山等。
 
异洞:以钟乳石景观为主,形象生动,玄妙无穷,有七星岩,穿山岩,龙隐岩。
秀水:漓江,小东江,灵剑溪。漓江自北向南流经七星区段,乘船自北而南或自南而北,可观赏东西两岸的伏波山、象鼻山、穿山、塔山等诸山景色。乘船游小东江,沿途可观赏普陀山、月牙山、龙隐岩的景色。
 
七星景区
七星景区位于桂林漓江东岸,距市中心1.5千米,面积134.7公顷,绿化覆盖率达84%,因有七星山、七星岩而得名。七星山七峰并峙,宛如北斗星座,北四峰像斗魁称普陀山,南三峰像斗柄,称月牙山。著名的七星岩就在普陀山山腹。岩洞雄厅深邃,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等千姿百态,蔚为奇观。七星景区具有典型的岩溶地貌景观,集山、水、洞、石、庭院、林木、文物等精华,主要景观有花桥、普陀山、驼峰月牙山、龙隐洞、桂海碑林、栖霞寺以及华夜之光广。是桂林文化山水的坐标、世界旅游组织推荐景区、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中国首批4A级景区。
 
穿山景区
桂林穿山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相映衬的著名风景区,因园内山峰穿山而得名,位于桂林市区漓江东岸,总面积53.8公顷,主要景点有穿山、塔山、月岩、穿山岩、寿佛塔等景观。穿山被誉为“世界罕见神奇的水晶宝洞,位于穿山山腹,岩洞常年温度保持在22摄氏度,冬暖夏凉。主要景观有天鹅湖、一线天、水帘洞、芭蕾脚、龙戏龟、卷曲石等。穿山是桂林的名山之一,自古负有盛名,穿山主峰有一穿洞,空明正圆,好似一轮明月高挂,因此得名月岩。登上月岩,不仅可以欣赏到摩崖石刻,还可以眺望漓江和桂林城景。小东江自北而南,曲贯穿山与塔山之间。塔山顶上,是一座明代七层实心寿佛塔,有“塔山清影”之誉,是桂林“老八景”之一。
 
尧山景区
尧山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桂林市东郊,主峰海拔909.3米,是桂林市城区内最高的山峰。尧山是一处自然风光和古代陵墓集中的风景名胜区。山上建有索道和滑道。主要景观有茅坪庵、寿佛庵、天赐田、白鹿禅寺遗址、天赐泉、尧山杜鹃、尧山冬雪等。
 
靖江王陵
靖江王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大遗址保护重点园区,位于桂林市东北郊的尧山西南麓,是明王朝分封在靖江(桂林)历代诸王的陵园,始建于永乐六年(1407年)的二代悼僖王陵,结束于崇祯十一年(1638年)的荣穆王王陵,规模宏大,素有“岭南第一陵”之称。
 
訾洲公园
訾洲公园位于漓江东岸的訾洲上,与象鼻山隔江相望,公园总面积51.26公顷,因唐代洲上曾有訾姓人家居住而得名。洲呈梭形如舟浮如水中,沿江群山,簇拥遥列,东望七星山、东南望穿山、西北可观叠彩山、伏波山、独秀峰,南望象鼻山,斗鸡山。訾洲风景历史悠久,从唐元和十二年(817年),即有桂州刺史兼桂管观察使裴行立在洲上兴土木、建楼阁,开桂林山水国林之先河。公园2011年建成,开发建设枫叶留丹,碑亭流芳、诗画汗青等人文景观,成为集生态、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桂海碑林博物馆
桂海碑林博物馆始建于1984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隐路1号,前身为1981成立的桂海碑林陈列馆,该馆既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又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占地总面积40795平方米。 
 
地方特产
七星区有花桥辣椒酱、花桥豆腐乳、桂林米粉、桂林腐竹、漓江啤酒鱼等地方特产。
 
桂林雁山区
雁山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市辖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东与七星区、灵川县毗邻,西与临桂区会仙镇接界,南与阳朔县葡萄镇、杨堤乡界连,西南与临桂区六塘镇相邻,北与象山区、七星区交界,西北与象山区接壤;总面积302.0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雁山区总人口约15万人,其中,高校师生6.93万人.下辖1个街道、2个镇和2个乡。 
 
夏商周时期,雁山区是“百越”人的居住地。春秋战国时期,归属楚国。199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对市辖区区划进行调整,桂林市郊区更名为雁山区。境内有漓江穿梭迂回,桂林至阳朔旅游通道穿境而过,桂柳、桂梧高速公路在区内交汇。
 
位置境域
雁山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区境地处北纬24o59′51.97″至25o14′16.86″和东经110o14′46.31″至110o29′13.96″之间,东与七星区、灵川县毗邻,西与临桂区会仙镇接界,南与阳朔县葡萄镇、杨堤乡界连,西南与临桂区六塘镇相邻,北与象山区、七星区交界,西北与象山区接壤;与周边县、区边界总长146.22千米,其中与七星区边界长9.12千米,与临桂区边界长31.88千米,与灵川县边界长45.38千米,与象山区边界长30.35千米,与阳朔县边界长29.79千米;区境南北最长25.40千米,东西最宽23.24千米;总面积302.05平方千米(雁山镇98.50平方千米、柘木镇86.33平方千米、大埠乡87.70平方千米、草坪回族乡29.52平方千米)。
 
地质
雁山区境为斜层中部盆地,地层发育自下而上依次为:古生代下泥盆统、中泥盆统、上泥盆统、下石炭统;中生代上三叠统、上白垩统;新生代第三系、第四系。出露的地层以泥盆系、石炭系碳酸盐岩分布最广。区境地质构造线以近南北—北东向为主。
 
地形地貌
雁山区
雁山区境内多山地和丘陵,为典型岩溶地区;以雁山为中心,南、西、北三面为200米丘陵地带,东北角上有一片平原,正面沿漓江西岸是石山区,山峰最高处为海拔451米。以柘木镇为中心往南延伸至雁山、大埠,形成一个宽阔的河谷盘地,盆地四周为密集的岩溶峰林包围,其中东南部一带的岩溶峰林为桂林最典型的岩溶地貌。盆地中央则地势较为平坦,其间分布水田、旱地、丘陵、河流、水库、池塘,地形以平地居多,约占57.6%,其余多为低丘坡地。
 
山系水系
山系
雁山区地处北为越城岭、南为架桥岭、西为海洋山夹持的桂林岩溶盆地中,地面海拔140—160米。山岭相对高度400—500米,低的几十米,高的草坪回族乡境内对马山,海拔710米。区内名山有雁山、奇峰山(又称东山)、乳钟山、方竹山、金龙山(又称佛山)、马头山、龙头山、冠帽山、望夫山、庙岩山、父子山等。区境岩溶发达,溶洞密集,洞穴甚多,无山不洞。著名的有桃源洞(相思洞)、白骨洞(黄坭岩)、血泪岩(大吉岩、大稷岩)、牛岩、安吉岩、冠岩、父子岩、庙岩、蘑菇洞、寺岩、安子山岩、志山岩等。
 
水系
雁山区主要过境河流有漓江、相思江,为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漓江过境全长21千米,相思江过境全长31.50千米。相思江有9条支流,全长81.33千米。漓江与相思江年径流量44.99亿立方米。流域集雨3388平方千米。境内地下水靠大气降雨补给和其他地表水源补给,有基岩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地下容洞岩溶水。草坪冠岩地下河是桂林市区迄今发现的最长地下河,全长12千米,汇水流域69平方千米。境内相思江东段,系沟通漓江水系与柳江水系的古桂柳运河,又称相思水,于临桂区会仙镇分派,修建于唐元寿元年(692年),全为人工开凿。
 
气候
综述
雁山区地处低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8.8℃,年日照1553.09小时,年降雨量1894毫米,全年无霜期309天左右,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温度
2018年,雁山区1月平均温度8.3℃,2月平均温度11.1℃,3月平均温度16.8℃,4月平均温度20.5℃,5月平均温度25.9℃,6月平均温度26.4℃,7月平均温度28.4℃,8月平均温度27.8℃,9月平均温度26.0℃,10月平均温度18.7℃,11月平均温度15.1℃,12月平均温度9.6℃。年平均气温19.6℃。年最高气温35℃以上(含35℃)共30天。年极端最高气温37.5℃,出现于8月13日、8月22日,年极端最低气温为-3.0℃,出现于2月6日。全年积温7148.7℃。 
 
日照
2018年,雁山区全年日照时数为1374.1小时,年日照百分率31%。春季日照时数354.1小时,占全年26%;夏季日照时数493.5小时,占全年36%;秋季日照时数415.1小时,占全年30%;冬季日照时数111.4小时,占全年8%。日照时数最多月为7月,202.0小时,月照时数最少月为12月,28.1小时。
 
降水
2018年,雁山区降水量1553.8毫米,降水日数164天。其中,春季降水42天,551.4毫米;夏季降水46天,478.8毫米;秋季降水41天,337.2毫米;冬季降水35天,186.4毫米。降水最多月为7月,262.4毫米,降水最少月为2月,28.7毫米。年内日最大降水量出现在5月7日,24小时降水量78.4毫米。
 
湿度
2018年,雁山区平均相对湿度为80%,其中1月为76%,2月为66%,3月为82%,4月为80%,5月为82%,6月为81%,7月为82%,8月为83%,9月为78%,10月为80%,11月为85%,12月为84%。
 
2018年,雁山区平均风速为1.7米/秒。月平均最大风速出现在1月,为2.1米/秒,月平均最小风速出现在7月,为1.4米/秒。年极端最大风速为19.1米/秒,出现在9月16日。全年最多风向为北东北风。 
 
2018年,雁山区初霜日为12月18日,终霜日为2月6日。全年霜的初终间日数51天,无霜期日数328天。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古桂柳运河
雁山区年平均降水量1764毫米;漓江、相思江年平均径流量44.49亿立方米。水库塘坝年有效库容800万立方米,其中水库686万立方米,塘坝库容114万立方米。地表水年均径流深1002.66毫米,年均径流量28876万立方米。其保证率为50%时,全区地表水径流量30154.55万立方米,地下储水量12120.81万立方米,全区水资源总量42275.36万立方米;当保证率为95%时,区境地表水径流量23081.65万立方米,地下储水量9523万立方米,水资源总量32604.65万立方米。全区可利用水资源2.30亿立方米。
 
植物资源
雁山区区域内保存的植物种类达4000余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银杉、水杉、红豆杉、金茶花、望天树、伯乐树、桫椤、福建柏、鹅掌楸、闽楠、观光木、蚬木、格木等,另有红豆树、绿萼梅、方竹、丹桂、广西裂果薯、桂林乌桕、大旗瓣凤仙花等,区域内古树有树龄达250年以上的有樟树、重阳木、枫香、榕树、柏树、桂花树、酸枣、冬青、黄连木、铁树等共105株,其中樟树51株、重阳木31株、其他树种23株。大埠乡付上村委会小山底村重阳木树龄在1100年以上。
 
动物资源
雁山区域内动物总体约有68目295科1593种;其中,最常见的有以下类种:哺乳类动物有野猪、野猫、野兔、野山羊、箭猪等13种;鸟类有野鸡(环颈雉)、竹鸡、禾鸡、鹧鸪、斑鸠、布谷、喜鹊、乌鸦、黄鹂、画眉、燕子、相思鸟等19种;鱼类有鲤鱼、草鱼、鲫鱼、青鱼、鳅鱼、鳝鱼、鲢鱼、鳙鱼等25种;甲壳类(介类)有虾、螺、龟、鳖、鳌、河蚌、螃蟹7种;两栖类有青蛙、山蚂等;爬行类有蛇、壁虎、蛤蚧、蚯蚓、蜥蜴、蜗牛6种;昆虫类有蝴蝶、蟋蟀、萤、蚁、蜘蛛、螳螂、蜻蜓、蝉(知了)、蜜蜂等23种。
 
历史文化
文物古迹
综述
雁山区内有文物古迹保护单位共11处,其中自治区级1处,桂林市级10处。
 
古遗址
庙岩洞穴遗址、相思埭(桂柳运河)遗址、铁山岩洞穴遗址、父子岩洞穴遗址、牛鼻塘岩洞穴遗址、大岩口洞穴遗址、斋公岩洞穴遗址、寺岩洞穴遗址、安子山岩洞穴遗址、庵山岩洞穴遗址、志山岩洞穴遗址、廖家岩洞穴遣址、牛栏洞洞穴遗址、猫山岩洞穴遗址、大稷岩洞穴遗址、看鸡岩洞穴遗址、桂州窑窑址
 
古建筑
桂林科学实验馆、唐氏庄园、雁山园(雁山别墅)、白氏宗祠、唐氏宗祠、熊氏宗祠、唐民三故居、李四光故居、明志楼、潜经清真寺
 
墓葬
竹园村汉墓群、马君武墓、熊得山墓
 
其它
李向群纪念馆、罗盛教烈士陵园、庙门桥、凉风桥、寿嵅古寨、雁嵅寨门群、寡妇桥
 
中国传统村落
2016年12月9日,雁山区大埠乡大埠村委大岗埠村和柘木镇禄坊村委禄坊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风景名胜
综述
雁山区境内风景名胜有漓江、相思江、冠岩、父子岩等山水自然风貌;有雁山公园、唐氏庄园、相思埭遗址、庙岩洞穴遗址、桂州窑窑址、竹园汉墓群、马君武墓罗盛教烈士陵园等自治区、市文物保护单位;有寿崴古寨、雁咸古寨门、潜经白氏宗祠、潜经清真寺、竹园庙门桥等古寨古建筑;有冠岩景区、愚自乐园、雁山植物园、神龙谷、蛇王李庄园、龙门古榕等生态园林人文融合景观。 [22]  其中漓江雁山段是桂林漓江景区5A级景区的一部分;桂林冠岩景区、愚自乐园是4A级景区;神龙水世界景区、多耶古寨——蛇王李景区是3A级景区。
 
漓江雁山段
漓江燕山段在雁山区域内有21千米航线,从净瓶山起,经灵川县大圩古镇,至草坪冠岩景区。 [24] 
 
冠岩景区
漓江冠岩景区位于雁山区草坪回族乡,景区占地面积400公顷,旅游项目及配套设施有冠岩地下河游览区、电动观光滑道、重力观光滑道、云雾山庄、乡吧岛、冠岩饭等。 
 
云雾山庄
愚自乐园
愚自乐园位于雁山区大埠乡境内,距桂林市区中心28千米;园区规划总面积533公顷;园内存有250余件大型原创雕塑,以及行政大楼、国际艺术中心、现代艺术酒店、愚人餐坊、创作坊、玲珑屋、日湖、光湖、邓丽君音乐花园几米布瓜世界、民族木屋、艺术小屋、香草花园篝火广场、再生苑、珍稀植物园、白日梦纪念馆等景点及设施。 
 
雁山公园
雁山公园位于雁山镇雁山街东侧,园区宽330米,长500米,占地16.5公顷。 
 
桂林植物园
桂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南方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的集中地之一,是中国华南地区专门从事植物引种栽培研究的科研基地之一。现为中国科学院十大植物园之一,收集了世界各地及国内植物2100多种,近200种植物属世界濒危植物。园内的标本馆为华南第二大植物标本馆,馆藏维管束植物标本35万份,园内还有李四光创建的地质研究所旧址。 
 
桂林临桂区
临桂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下辖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老城区西面,西南邻永福县,东接桂林市秀峰区,东南靠桂林市雁山区。是中国著名的状元之乡,桂林市政府驻地、桂林市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2020年年末,临桂区域面积2190.27平方千米,全区户籍总人口534314人。临桂区设9镇2乡。 [55]  区政府驻地临桂区兴临路1号。 
 
临桂区在旧石器时代末期,距今约1.5万年就有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先秦时期,临桂区境属百越,1949年11月22日,临桂县解放,隶属桂林行政区专员公署,201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临桂县撤县设区。两江国际机场距区境10千米,桂海高速公路、桂梧高速公路、国道321线、省道306线,湘桂铁路交汇县城,桂林至三江高速公路,贵广铁路贯穿县境。著名人物有广西历史上第一位状元赵观文、李宗仁、白崇禧等。临桂区先后荣获“全区经济发展十佳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自治区、市“双拥模范区”等荣誉。
 
2020年,临桂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1.43亿元,同比增长5.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76元,同比增长5.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736元,同比增长2.6%;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0485元,同比增长7.8%。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9年的2.14:1缩小至2.03:1。
 
位置域境
临桂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介于东经109°45′~110°20′、北纬24°51′~25°41′之间,东北紧邻桂林市区、灵川县,南与阳朔县接壤,西与永福、融安县相连,北界龙胜各族自治县, [11]  临桂区域面积2190.27平方千米。
 
水文
临桂区境河流属珠江水系,全区集雨面积10平方米千米以上的河道总长976.16千米,多年最大流量3741立方米每秒,多年最小流量8.78立方米每秒。境内河流中,集雨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46条,其中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6条,主要河流有义江、相思江、桃花江、大江、黄沙河、浔江河等。
 
动物资源
临桂区境内野生动物种类丰富,已发现的脊椎动物有5纲29目89科206属311种。分布较多的兽类有竹鼠、猸子、大灵猫、华南兔、毛冠鹿、黄鼠狼、红腹松鼠、小鹿、屋顶鼠、黄毛鼠、野猪等,分布较多的鸟类有白头鸭、褐翅鸦鹃、椋鸟、褐头鹪莺、黑卷尾、乌鸦、画眉、竹鸡、环颈雉、红嘴兰鹊、金腰燕、雨燕、百鹊令、翠鸟等,两栖爬行类主要有黑斑蛙、刺胸蛙、刺腹蛙、玉锦蛇、眼镜蛇、灰鼠蛇、滑鼠蚝、尖吻腹、竹叶青、沼蛙、泽蛙、虎纹蛙、花姬蛙、晰蝎等。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林麝等,国家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穿山甲、虎纹蛙、大壁虎、大小灵猫、大鲵、短尾猴、锦鸡、白鹇等;属广西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中华竹鼠、鼠油獾、果子狸、雉鸡、红胸田鸡、棕腹啄木鸟、林八哥、喜鹊、大嘴乌鸦、画眉、小黄莺、乌俏蛇、百花蛇、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等。 
 
植物资源
临桂区境内植物种类繁多,仅维管束植物就有1275种。其中蕨类植物25科86种,裸子植物9科38种,双子叶植物133科1072种,单子叶植物24科203种。受长期人为活动的影响,全区海拔600米以下山地和低丘地区常绿阔叶混交林分基本破坏,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马尾松林、杉木人工林及毛竹林所覆盖。平原丘陵地区速生桉等速生树种及桂花、夏橙等经济林树种较多。海拔600~800米之间的中、低山地带,天然次生常绿阔叶林较为常见,杉木人工林、毛竹亦有分布。海拔800~1300米之间的中山地带以天然次生阔叶林分为主,建群种因坡位而异,在山坡的中、上部,以山毛榉为主,山坡下部及水沟边林分则以枫香、荷木、檫木、五角槭为优势。天然原生植被在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尚有少量保存,建群种以青冈栎类最为普遍,其次是木五加、木姜子、汉氏栎、五角槭等,下木有杜鹃、羽叶花楸、柃木等,保护区范围内海拨1300米以上林分呈矮林状,下木以箭竹占绝对优势,林内阴湿,苔藓植物极为发达。在各类植物中,零散分布有银杉、桫椤等国家珍稀濒危一级保护植物,银杏、水松、福建柏、秃杉、白豆杉、蓖子三尖杉、鹅掌楸、观光木、银种树、伯乐树、格木等国家珍稀濒危二级保护植物,台湾苏铁、黄枝油杉、长苞铁杉、油杉、穗花杉、华南五针松、南方红豆杉、凹叶厚朴、华南锥、青檀、银鹊树、马尾树、半枫荷、马戟天等国家珍稀濒危三级保护植物。
 
风景名胜
临桂区地处旅游名城桂林市的近郊,已开发出的旅游资源主要有:会仙湿地、古桂柳运河、华岩、十二滩漂流、蝴蝶谷瑶寨、刘三姐茶园、红溪、李宗仁故居、陈宏谋宗祠、雄森熊虎山庄等。
 
广福山
广福山位于临桂区五通镇西南村旁的山麓之中,距桂林市中心38千米,沿着龙江河翻越山岭到达临桂区黄沙乡翻水境内。
 
红溪森林瀑布
桂林红溪森林瀑布景区位于桂林市西郊40千米临桂区中庸镇怡乐村水源山,地处110?09',北纬25?13',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2.2万个,植被茂盛,四季分明,常年雨水充沛,沟谷纵横,溪流瀑布众多,气候温和湿润,无霜期长,水热基本同季。自然植被丰富,覆盖率达到96%以上。 
桂林红溪森林瀑布景区
 
会仙湿地公园
会仙湿地
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广西桂林市中部偏西,处于桂东北漓江、柳江分水岭地带,属典型岩溶峰林平原地貌,地面海拔介于147—292米之间,湿地公园总面积586.75公顷,主要包括以睦洞湖为中心的湖泊沼泽湿地及龙头山、分水塘、狮子山及冯家鱼塘与分水塘至相思江之间开凿于唐朝武则天时期的古桂柳运河等湿地,涉及会仙镇的睦洞、新民、山尾、四益、文全5个行政村。依据规划对象的属性、特征及存在环,湿地公园分为保护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等五大功能区。
 
2012年被国家林业局正式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并命名为“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
 
古桂柳运河
古桂柳运河又称桂柳运河或桂柳古运河,开凿于武则天长寿元年(692年),与兴安灵渠相对,也称西渠。该运河发源于会仙狮子岩,汇入分水塘后,一条东流至雁山区相思江,入漓江;另一条西折于永福江、洛清江,汇柳江,全长15千米,是连接漓江、柳江水系的重要人工运河,也是历史上中原与西南往来的重要通道,是历史上贯通桂林柳州的交通大动脉。
 
桂林花海
桂林花海景区位于临桂市临桂区六塘镇诚桂村委何家桥、黄家庄一带,处于“桂林黄金旅游大通道”桂林—阳朔321国道中段,距离桂林30千米,交通便捷。景区由紧邻桂阳公路的2000多亩青山峻岭及峡谷300亩土地组成。
 
崇华中医街
桂林崇华中医街位于桂林市中隐西路1号,东临桃花江、西接西二环路,中隐路延长线穿园而过,交通极为便利。从景区到桂林两江国际机场5千米、到桂林火车北站8千米,本地市民可乘坐2路、208路公交车直达景区。
 
十二滩
漂流
十二滩坐落在临桂宛田乡洞头、合作、庙坪三个村委的交界地之内。此地森林面积一万多亩,树种繁多,生态环境保护完好。林中古木参天,遮天蔽日,鸟语花香,由庙坪至宛田是义江流域的源头一段,流水碧绿,水色清澄,河岸两边奇峰兀立,怪石嶙峋,河道狭窄陡峭,其中有一段河流长960多米,落差十分惊险,自然形成了十二个高低不同、形状各异的瀑布,故名十二滩。已开发建设漂流探险、森林休闲度假旅游景区。 
 
义江缘
义江缘景区位于临桂县五通镇,素有风情长廊的桂林西北旅游线聚集了苗、瑶、侗、壮等十数个少数民族,雄浑的大山中原始森林、高山瀑布、峡谷激流、梯田壮景和火热的民俗风情交织在一起,形成桂林独特亮丽的旅游景观。 
 
蝴蝶谷瑶寨
桂林蝴蝶谷瑶寨位于临桂宛田乡东部,距桂林市47千米,321国道旁3.5千米。景区瑶寨风情,东宅江瑶寨共60户297人,家家户户均为吊角木楼。瀑布景区共分两个瀑布群,东为龙女滩,北为白龙滩。白龙潭共有18级瀑布,落差最高的约30余米,最宽的约10余米。旅游区繁衍生息着上千种蝴蝶,“蝴蝶谷”因此得名。 
 
刘三姐茶园
刘三姐茶园位于临桂五通镇,距桂林市仅28千米。景区紧靠321国道,占地面积2800亩,茶园面积1250亩。茶园是解放初期《刘三姐》影片采茶片断外景拍摄场地,是刘三姐与莫老爷对歌的地方。茶园建筑设有茶膳餐厅、品茗轩、亭、阁、农家古老耕作器械博物馆、农家绿色食品基地、各种土养家禽养殖场及水果生态园等。
 
九滩瀑布
九滩瀑布座落在黄沙乡滩头水源林保护区内,占地60平方千米,从桂林出发,途经临桂县城,两江国际机场,两江镇,永福县龙江乡,全长110千米,瀑布共分九级,故称“九滩”,全长2.5千米,落差140米。
 
李宗仁故居
李宗仁原国民党政府代总统的故居,位于临桂两江镇木田木(lang)头村,座落在马鞍山下。该建筑始建于本世纪二十年代,总面积4430平方米,经多次扩建,现布局有客厅、将军第、学馆、庭院及后院的阁楼,井池、鱼塘和前后对角的炮楼等,具有民国初年的大式庄园建筑风格,又保留着桂北朴实的民间格调。 
 
白崇禧故居
白崇禧故居位于临桂会仙镇山尾村,始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民国二十年(1931年)完工,坐西朝东,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由主体建筑和附院两部分组成。抗日战争期间,白崇禧曾数次回此探望母亲并曾为母亲庆贺90大寿,蒋介石亦曾光临故居看望白母。
 
陈宏谋宗祠
陈宏谋宗祠座落在临桂四塘乡横山村,有屋三栋。一进大门望去,陈宏谋“进士”匾当先映入目中,匾左方刻着“雍正元年癸卵恩科会试中试第一百八名殿试第三甲九名”。第二进匾额为陈首壑“解元匾”,匾左方刻有“嘉庆癸酉广西乡试中试第一名举人”。从陈氏家谱记载和宗祠所悬挂的匾额来看,自陈宏谋起到陈毅功止的190年间,中科举者计有状元一名、翰林二名、会元一名、进士四名、解元二名、举人二十六名、贡生九名,总共三十五人,官至巡抚总督以上者四人。 
 
雄森熊虎山庄
雄森熊虎山庄:投资2.5亿元的“桂林雄森熊虎山庄娱乐城”,坐落在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专用公路沙塘大圆盘南侧,占地面积40多万平方米,现有老虎117头,黑熊265头,狮子30多头,猴子100多只,白虎4头以及豹、蛇、鸟等世界珍稀野生动物。该山庄已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景点和桂林定点旅游景点。
 
飞虎队遗址
飞虎队遗址位于桂林西面13千米,距临桂县城2千米处有块方圆7千米的空旷地,1935年,秧塘机场在此兴建。在1941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活跃在中缅边境的美国驼峰航空运输队在驼峰航线上动用近千架飞机和上万名航空地勤人员来往运送了70多万吨物资和3万余人员,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抗战。当时,美国第十四志愿航空队(俗称“飞虎队”)在陈纳德将军的带领下,不远万里跋涉来到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飞虎队来到广西桂林临桂秧塘机场驻扎,为保卫中国南方地区和歼击日本海上运输船只立下了赫赫战功。 
 
地方特产
四塘马蹄
临桂四塘马蹄的种植历史悠久,乾隆年间曾为贡品。四塘马蹄属水果型鲜吃马蹄,与淀粉加工型不同,形状扁圆形,肉厚皮红润,食用时易削皮。每年种植面积10000多亩,年产量2万多吨,是全国最大的水果型马蹄基地,2008年四塘被授予马蹄之乡,注册了“万山千山”马蹄商标。 
 
五通甘蔗
五通甘蔗广西著名果用甘蔗之一,因主产临桂区五通镇而得名。高150厘米—180厘米,粗2.5厘米—3.5厘米。11月—12月采收。秆皮薄而青,肉色白,质松脆,多汁,味清甜。蔗汁含糖量约5%—8%,是桂林秋冬主要"水果"之一。 
 
旧村板鸭
在临桂区会仙镇旧村,制作板鸭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正宗的会仙旧村板鸭不是用子鸭来做的,因为子鸭肉质松弛,没有老鸭那样紧致味。旧村板鸭是选用老鸭、稻谷鸭经开膛、独特秘方腌制、上板和整形等几十道工序制作,最后还要晾晒半月左右,即可蒸熟来吃。 
 
横谋豆腐乳
桂林临桂四塘豆腐乳产自清代名臣陈宏谋故里—横山村,其味香、醇绵、辣、细腻,是桂林“三宝”之一,也是桂林豆腐乳最早发源地。桂林豆腐乳就是横山豆腐乳的一个支系,桂林很多制作豆腐乳的大师傅也都来自横山村。对于了解历史的人来说,横山村就是桂林豆腐乳的发源地。
 
两江镇松花糖
松花糖发源自位于桂林市临桂区两江镇民国代总统李宗仁故居中的私人厨房,由李宗仁家中的一名厨师发明。近百年传承创新,风味愈加诱人,甜而不腻,入口酥化不粘牙,流行于桂北地区。松花糖去古已远,名称的由来,一说是由于松花糖粒粒金黄色如松花;二说源自于松花糖“酥脆清甜,入口即化”,是“酥化糖”的讹误;也有说因其作为桂林市临桂区两江镇的传统年货,寓意着“轻松花钱”的新年愿望。
 
三角豆腐
临桂区南边山镇有一种独特的豆腐制品—三角豆腐。三角豆腐也叫水豆腐酿,它实现了豆腐和猪肉的结合,把猪肉塞到油煎过的水豆腐中,使豆腐中夹杂着猪肉的香味,猪肉中含有豆腐的香味,因保持着传统的手工做法,吃起来嫩滑、香甜、可口,成为当地的一道美食。
 
著名人物
临桂历史上人才辈出。广西历史上第一位状元赵观文就出自临桂,自唐代以来,临桂共出了5名状元,2名榜眼,291名进士,被誉为“状元之乡”。明清两代广西中进士711人,临桂占了242人。
 
古代
赵观文、刘福姚、王鹏运、陈宏谋、陈继昌、曹唐、吕调阳、张鸣凤 
 
近代
翁守清、白先勇、秦家泰、文清、李绳武、李崇仕、梁家齐、石智勇、肖建刚、李婷、李天佑、李宗仁、白崇禧、石觉、周祖晃、海竞强、肖明祥、唐灵生
 
荣誉称号
临桂区先后荣获“全区经济发展十佳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和自治区、市“双拥模范区”等荣誉。 
 
2007年,临桂区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被国家列为“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区。 
2012年,临桂区被评为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区、荣获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称号。
 
2015年,临桂区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级粮食高产创建和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县(区)、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项目县。
 
2016年,临桂区入选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区。 
2017年,临桂区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2019年8月,临桂区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区。10月,被评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2020年12月,荣获2019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县。
 
全州县
全州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下辖县,位于桂林市东北部,地处湘江上游,素有“广西北大门”之称。全州县属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截至2019年末,全州县户籍总人口84.50万人。红色文旅生态胜地。 
截至2020年6月,全州县下辖15镇3乡,行政总面积4021.19平方千米.。


图为桂林天湖泉水有限公司总经理。
 
全州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1959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全县为全州县,隶属桂林。全州县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邑,境内公路总里程2518.74千米,泉南高速(G72)、厦蓉高速(G76)在全州交汇;湘桂铁路、衡柳高铁、国道322线往境内而过,有乡镇渡口16道,渡船20艘,其中车渡船10艘,客渡船10艘。全州县先后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第三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等荣誉称号。
 
2019年,全州县地区生产总值173.3158亿元,比2018年增长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545元,同比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33元,同比增9.0%。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全州县位于桂林市东北部,地处湘江上游,东北部与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新宁县接壤,西面与资源县毗邻,西南与兴安县交界,东南面与灌阳县相邻,介于东经110°37′34″—111°29′10″,北纬25°29′34″—26°23′18″之间。南北纵长99.23千米,东西横宽85.77千米,总面积4021.19平方千米(2018年县城区规划总面积170平方千米,规划城市建设用地33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1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全州县境内东、南、西、北部为都庞岭、海洋山、越城岭环绕,西北、东南、西南高山环绕,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中部为宽阔的湘江谷地,著名的湘桂走廊,西部为越城岭山脉,主峰真宝顶海拔2123米,为县境最高峰,华南第二高峰,东南是都庞岭,南面为海洋山。各类地貌类型中,中低山地约占54.64%,丘陵占11.70%,平原占29.30%,其余为岩溶峰丛洼地。
 
风景名胜
全州县风景名胜有汉洮阳城遗址、炎井河谷、二十里一线江天、炎井温泉、天湖水库、虹饮桥、燕窠楼、湘山古寺等。
2019年末,全州县有130个自然景点和人文景观,营业景区6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3个)。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纪念碑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位于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境内,是湘江战役三大阻击战之一——觉山铺阻击战遗址所在地。距离全州县城15千米,距离高铁全州南站12千米,距离全南高速全州西路口8.3千米。湘江战役纪念园项目设计规划占地面积约为64.67公顷,主要包括湘江战役红军烈士纪念林和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及相关配套设施。2019年被评为AAAA级景区。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占地面积222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479平方米,展陈面积5278平方米。拟采用现代声光电技术、3D数码技术、场景复原,结合历史文物、艺术品、工艺品等动静结合,以湘江战役为主线,以弘扬长征精神为主旨,突出湘江战役悲壮的特点,全景式展现中央红军在湘江战役中最为惨烈的战斗历程,揭示红军指战员崇高理想信念和听党指挥、顾全大局的组织纪律性,激励广大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
 
燕窝楼
燕窝楼,位于全州县永岁镇石岗头村,距全州城十五千米,原是蒋氏祠堂,明代弘治乙卯八年(1495年),蒋建德始筹建逝卒未成,其子蒋淦迨明正德辛末六年(1511年)中进士后擢任工部侍郎,皇帝赐封他亲自设计主持将祠楼修建而成,因牌楼上的如意斗拱形似燕窝,故名燕窝楼。燕窝楼坐北朝南,由牌坊和门楼两部分组成,宽11.13米,进深12.8米,通高8米,面积为142.4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四间,第一进深间为牌坊,后三间为门楼。2006年05月,燕窝楼作为明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天湖
天湖,坐落在全州县才湾镇的西北部,华南第二高峰真宝鼎东侧,距桂林市158千米,距全州县城52千米,距322国道42千米,距资源县城55千米;天湖有100平方千米的保护面积,43平方千米的集雨面积;天湖海拔1650米;天湖年平均温度15—20摄氏度;天湖有13个水库湖泊,有4万亩原始森林,8万亩高山草地。
 
湘山·湘源历史文化旅游区
湘山·湘源历史文化旅游区2019年6月被评为AAAA级景区,其为两部分组成:湘山景区、湘源景区。
 
湘山景区
湘山景区坐落在全州县城西隅的湘山脚下,景区内湘山寺为楚南第一名刹,有“兴唐显宋”之誉,寺内有摩崖石刻、妙明塔、洗钵岩泉、放生池浮雕群、天台院、寿佛殿、大雄宝殿、天王殿等,鼎盛时期全寺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僧众3000多人。
 
湘山寺
湘源景区
湘源景区位于全州县城北新区东南面,紧临湘江,规划用地面积20公顷,从景区门楼到楚南伟观楼沿江长2.7千米。景区以全州湘源文化为内涵,通过雕刻(人物雕塑、景石刻字、浮雕、壁画)和建筑(清湘书院、皆山阁、伟观楼、二妃庙、亭榭)的方式呈现。景区内花岗岩名人雕像72座,石质浮雕、壁画、景墙10余组,铭刻楹联诗词歌赋的牌匾与景石100余处,全州名人石栏雕刻介绍100余幅,大型牌楼1座,亭台楼阁13座,书院一处。
 
炎井温泉
炎井温泉位于全州县大西江镇炎井村,距离桂林市153千米,距离全州县城58千米。日流量558吨,恒温42℃,含有氟、锂、锶、锌、锗、铜、氡等多种元素,该泉属低钠低矿化度含氟偏硅酸纯天然温泉。景区内设有温泉宾馆、温泉休闲保健、水上乐园、药浴、花浴泡澡等休闲养生项目。 2016年12月被评为AAA级景区。


上图为全州炎井温泉一角。桂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培训学院。--唐培穗 摄影
 



上图为全州炎井温泉一角。--唐培穗 摄影
 
桂林国际茶花谷景区
桂林国际茶花谷景区位于湘桂交界的全州县庙头镇,有近万亩连片茶花种植示范区,600余种茶花品种,成为茶花品种收集与培育、观赏、科普、养生与农耕体验为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综合体。 [35]  2018年被评为AAA级景区。
 
全州县思源民俗博物馆
全州县思源民俗博物馆位于全州县枧塘镇珠塘村白地头屯,规划用地面积4公顷,规划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包括古民居、文物陈列馆、古街、牌坊、古水车等五大部分。2014年8月,博物馆孔子学堂建成,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全州思源民俗博物馆是广西师范大学文化保护与传承调查研究实习基地和南宁学院桂北传统民居教学研究实训基地。截至2018年末已完成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共42座房屋建设(修复明清古民居14座,民国古民居及碉楼3座,新建民俗文物陈列展示馆10座,楼台粮厂11座,古戏台1座,孔子学堂1座,旅游公厕2座)。 
 
语录山
全州县枧塘乡珠塘村有一个小石山,人称“语录山”,山上刻语录和名人浮雕。作者是蒋济渭。
 
虹饮桥
虹饮桥位于龙水镇龙水村西,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长70米,宽4.2米,高7米,"虹桥秋柳"为龙水"八景"之一。
 
地方特产
全州“三辣”:红辣椒、大蒜、生姜,是全州三种著名的土特产品,形状各异,食法不一,但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香辣开胃。全州有句民谚:姜辣口来蒜辣心,朝天海椒辣全身。
 
全州禾花鱼
全州禾花鱼,为长时期稻田放养驯化选育品种,因食水稻落花而得名。最远可追溯至汉代,唐昭宁年间,刘恂在《岭表录异》中有详细文字记载。乾隆时成朝廷贡品,誉满京城。禾花鱼年产两次,总产量1000吨左右,以重约1两至2两,长约2至3寸为宜。有青蒸、水煮、红焖、油炸、煎、火烤、烟熏等十余种吃法。 
 
红油米粉
红油米粉是全州县的传统风味小吃之一,是本地人的早点,主要以:米粉、肉汤打底,红油浮面,绿葱点缀。
 
醋血鸭
醋血鸭是全州特色风味小吃代表之一。主要在夏季食用。醋血鸭形成与当地饮食传统及气候有关,因全州夏天湿热,人们喜欢吃醋血鸭以降温祛火,清热开胃,主要采用盛夏上市的子鸭为原料,杀鸭留血、注入酸醋,以嫩姜或苦瓜为配料,将鸭肉先武、再文火焖熟,在出锅前倒入醋血。

1、开通全州炎井温泉胜景渠道旅游观光,吃,住,游玩,学习等一条龙;还可以开通网络直播。
 
2、以全州县大西江“徐霞客文化教育生态苑”为主题,观光龙水镇、大西江镇的种植业,养殖业,中草药种植基地和中草药野生基地旅游观光;
 
3、开通永岁、庙头、黄沙河乡镇的合作社种植、养殖基地旅游观光;
4、开通才湾镇的天湖、宝鼎岭、山川、五福等自然观光,农家乐旅游观光,以及合作社的种植、养殖基地旅游观光;
 
5、开通全州县城内的槐树、槐花、古树槐花基地观光,以及新种植的树、槐花基地游观光;
6、开通白宝乡、东山瑶族乡种植、养殖基地旅游观光。
7、增加农家乐山庄、宾馆酒店等基地。
8、开通全州县城内的米粉生产基地采风与采购;
9、到相关企业采风与采购。
10、全国企业家、有关专家到现场考察、投资或合作;
11、外国企业家、有关专家到现场考察、投资或合作。

 
兴安县 
兴安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东经110°14′-110°56′,北纬25°17′-25°55′之间,东南接灌阳县,西南濒灵川县,西北临龙胜各族自治县,北与资源县为邻,东北与全州县接壤。 
 
兴安县版图总面积2348平方千米,截至2014年末,下辖6个镇、4个乡,户籍常住总人口38.40万人。2014年,该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17亿元,比2013年增长6.2%。
 
兴安县是湘江、漓江二水的发源地,境内地形多样而复杂,西北和东南为山地,山峦重叠,沟谷溪流纵横,西北部为越城岭山系,逐渐向西南倾斜;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积温多,霜期短。
 
兴安被誉为“兴盛之都、安定之邑”,是中国银杏、毛竹、商品粮、生猪和柑桔生产基地县,曾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美丽中国示范县”、“2019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等荣誉称号。 
 
位置境域
兴安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东南接灌阳县,西南濒灵川县,西北临龙胜各族自治县,北与资源县为邻,东北与全州县接壤;全县版图总面积2348平方千米,介于东经110°14′-110°56′,北纬25°17′-25°55′之间。
 
地质构造
兴安县地处江南古陆西段东南缘,湘桂褶皱带的北部。地质发展历经前泥盆纪地槽(约25~4亿年前),晚古生代地台(约4~2.3亿年前)和中新生代陆缘活动带(2~3亿年前至今)三个发展阶段。兴安区内经过了加里东、印支、燕山三次性质强烈的褶皱断裂运动。加里东运动以形成褶皱构造为主,断裂次之,伴随着花岗岩基侵入,构造运动后使地槽回返,地槽发展阶段到此结束。印支运动以褶皱和断裂活动为主,使地台盖层构造形成,海相沉积作用结束。燕山运动以断裂构造活动为主,褶皱活动次之,该次构造运动后使区内地质构造最后定型。三次构造运动形成的褶皱和断裂构造均沿着北东方向有规律的展布,不同期构造发育方向的相同性,反映了盖层构造继承了基底构造的方向和基底构造对盖层构造的控制作用,也反映了地质构造力学性质上的关系,即区内褶皱、断裂的形成主要是受北西、南东方向构造挤压力作用的结果,形成了猫儿山背斜、兴安复向斜、海洋山穹窿等褶皱构造和溶江、白石等区域性大断裂。
 
地形地貌
兴安县境内地形多样而复杂,西北和东南为山地,山峦重叠,沟谷溪流纵横。西北部为越城岭山系,逐渐向西南倾斜。东南部是都庞岭的海洋山系,并逐渐向东北倾斜。形成两大山系之间的狭长谷地,称“湘桂走廊”,其间有土岭、石山、河谷平原。走廊中部的临源岭是制高点,湘江和灵渠由县城东郊分水塘的东北和西南低处方向分流。整个地形恰似一只蝴蝶,东北角形似蝴蝶的头,西南角形似蝴蝶的尾,东南和西北恰似展开的翅膀。兴安县的山脉分属越城岭山系和都庞岭海洋山系。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山峰111个,其中1000米以上的山峰36个。
 
水文
兴安县境内有湘江和漓江两大主流,其他河流都是支流,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长江水系干流湘江,其主要支流有海洋河、西波江、漠川江。珠江水系干流漓江,其主要支流有黄柏江、川江河、灵河、小溶江。全县河流总长817.7公里,总流域面积2348平方公里,河网密度0.35公里每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总流量118.26立方米每秒。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兴安县多年平均水资源量35.96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量8794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量31.75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4021立方米。
 
植物资源
自然植被
兴安县内森林植被主要属落叶阔叶林带与常绿阔叶林的过渡地带,海拔在1800米以上山区以青岗栎、高山杜鹃、野八角和华南铁杉及厚朴、紫檀木等阔叶矮林;海拔1000米至1800米为常绿槠栲、水青岗和椎栎木等;海拔1000米以下为杉木、马尾松、毛竹、油桐、油茶、白果、柑桔等。
 
动物资源
兴安县内有动物112种。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黄腹角雉。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有毛冠鹿、红腹角雉、短尾猴、恒河猴、狗熊、麝、大鲵、水鹿、鬣羚、大灵猫、小灵猫、金猫、白鹇、金鸡、穿山甲等。此外还有娃娃鱼。
 
名优特产 名称 简介
松糕
松糕是兴安的传统美食,为婚寿喜庆、年节聚餐、小孩满月和生日常用之品。该食品选用优质粘米粉和大糯粉按8:2的比例混合,再注入适量熬制好的黄糖水,均匀搅拌后蒸制而成。
 
葡萄
兴安县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引种巨峰葡萄品种,2004年、2007年兴安巨峰葡萄两次获得“广西农产品名牌新产品”称号,2008年6月,兴安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
 
柑桔
兴安县柑桔分宽皮桔类和橙类,品系共有30多个。宽皮类主要有温州蜜桔,品种有南丰蜜桔、碰柑等。橙类主要有冬和夏橙。
 
冬笋
冬笋大部分作为干制,制作方法为先将其嫩笋洗净,削去根部,连壳放入木甑中蒸煮,熟后取出,剥弃外壳,沿纵向切为两半,然后用火烘烤,不断翻动,掌握火候,待颜色略微变深,则已烤干,称玉兰片。
 
白果
白果又名银杏,为兴安特产之一。白果性凉,夏天最宜食用。兴安县酒席上有菜肴如白果羹、白果鸽蛋和白果水鱼。白果还可以做药。
 
米粉
兴安米粉又叫桂林米粉,起源于秦代。 兴安米粉用大米加工而成,做工讲究、吃法多样。外形细长、通圆,味道细腻、醇香,它的卤水由20多种原料制成,再加上13种荤、素配料调味。
 
禾花鱼
禾花鱼主要以稻田放养兴安本地乌鲤鱼品种为主,专食稻田禾花、浮萍等,不需要投放任何饲料,属于无公害产品。因此,禾花鱼具有肉质细腻、骨软无腥味、蛋白质含量高等特点。
 
松花糖
松花糖流行于兴安,发源自位于桂林市临桂区两江镇民国代总统李宗仁故居中的私人厨房,由李宗仁家中的一名厨师发明。近百年传承创新,风味愈加诱人,甜而不腻,入口酥化不粘牙,流行于兴安地区。松花糖去古已远,名称的由来,一说是由于松花糖粒粒金黄色如松花;二说源自于松花糖“酥脆清甜,入口即化”,是“酥化糖”的讹误;也有说松花糖寓意着“轻松花钱”的愿望。
 
旅游景点  名称  简介
猫儿山
猫儿山位于兴安县西北部,跨兴安、资源2县,面积5.3万公顷,是五岭之一的越城岭主峰,最高海拔2142米,因山顶峰酷形似蹲伏的猫儿而得名。
 
乐满地主题乐园
乐满地主题乐园(乐满地度假世界)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37]  ,占地6000多亩,整个项目计划投资达31亿元人民币。其主题乐园包括欢乐中国城、美国西部区、梦幻世界区、海盗村、南太平洋区、欧洲区,并有曼陀罗园。
 
榜上村
榜上村位于兴安县漠川乡政府所在地,四面环山。榜上村古民居后靠青山,左右两侧有青山,村前是一片开阔的田园,两条河流在村前交汇,村中有千年古樟和古银杏。
 
秦家大院
秦家大院位于兴安县城东南25公里“湘江源”白石乡的秦家大院,是历史悠久的水源头古村落。整个大院古色古香,院里有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建筑,古宅四角屋檐飞翘。
 
红军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红军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座落于兴安县城西南1公里的狮子山,占地8万平方米,由大型群雕、主碑、纪念馆组成。群雕为灰白花岗岩雕凿,长46米,高11米,主碑高34米,耸立于狮子山顶。
 
灵渠景区
灵渠景区位于兴安县境内,北距桂林市50余公里。灵渠全长37.4公里,是秦始皇于秦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为一统中国大业而建的水利工程。
 
四贤祠
四贤祠距南渠入口的南陡约半里,座落南渠北岸。建于元“至正”十五(公元1355)年,原名灵济庙。据元人黄裳《灵济庙记》称,原来有座四贤祠,因“庙貌简陋,不称神栖”,因而新建此庙于渠边。
 
乳洞岩
乳洞岩在兴安县城东南七公里灵渠南岸。洞分上、中、下三层。下洞名喷雷洞。洞口高广,入洞为20多米宽,60多米深,高约10余米的大厅。

1、增加企业、合作社、林业、农业等旅游观光,如种植基地,养殖基地等。
2、增加农家乐山庄、宾馆酒店等基地。
3、兴安县相关景点旅游观光;
4、到兴安县葡萄生产基地采风或采购;
5、到相关企业采风与采购。
8、全国企业家、有关专家到现场考察、投资或合作;
9、外国企业家、有关专家到现场考察、投资或合作。
 
灵川县 
灵川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位于广西东北部,东、南、西三面环抱桂林市,东北与兴安县,东南与灌阳县、恭城县交界,西北与龙胜县为邻,西与临桂区接壤,南与阳朔县相连。 
 
灵川县行政区域面积2302平方千米,截至2015年末,下辖7个镇、5个乡,户籍总人口38.52万人。2015年,该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8.6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8.8%。
 
灵川县处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热充足,雨热同季;境内地形地貌复杂,东片、北片为丛峦叠嶂的群山或起伏连绵的丘陵,中片为地势平坦的小平原。
 
灵川县自古有“楚越往来之要冲”,“领中原风气之先”的美誉,境内的古村古镇颇具特色,如江头洲古村落,保存有完好的元明清三代建筑,另外有大圩古镇,是明代以后“广西四大古镇”之一。2019年11月,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2019年12月31日,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位置境域
灵川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东、南、西三面环抱桂林市,东北与兴安县,东南与灌阳县、恭城县交界,西北与龙胜县为邻,西与临桂区接壤,南与阳朔县相连;全县行政区域面积2302平方千,介于北纬25°04′-25°48′,东经110°07′-110°47′之间。
 
植物资源
灵川县境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99科,564属,1415种。其中,蕨类植物27科,46属,67种;裸子植物9科,12属,15种;被子植物163科,506属,1333种。按形态性状分,乔灌木植物242属,794种;藤本植物98属,226种;其余为草本植物和水生植物。有热带及喜热植物22科,50种以上。如二色菠萝蜜、翻白叶等。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主要有:观光木(香花木)、马尾树、银杏、马蹄参、伞花木、粘木、白桂木、银钟花、黄枝油杉、粘木、凹叶厚朴、闽楠(兴安檎)、红豆树、水田七、广东五针松、青檀、半枫荷(金缕梅料)、银鹊树、红椿、任豆、长苞铁杉。
 
特色节庆
六月六
灵川县谚云:“六月六,晒白醭”。“六月六,晒红绿。”县内各户在农历六月初六这天晒衣物,将冬衣、棉被整理装箱。九屋附近及东江一带居民,是日包粽,宴客,为禾解苞满穗,预祝饱实丰收。故称“解苞节”。新嫁女于该月送礼物,谓“送六月”,俗话:“六月有钱好尝新”。
 
十月十五
农历十月十五庆丰收节,又叫“乡愿节”、“下元节”。十月十成,春秋作物丰收,旧时兴调令公(唐朝李靖)会,酬愿庆丰收。各户用糯捣白月圆粑,新嫁女于此月送礼物谓之“送十月”。九屋油塘、易家一带现仍请客送礼仅次中秋。 海洋、大境、公平、蓝田、灵田、九屋等山区有正月二十祭大风;二月二十祭回头风,烧香、烧纸请师公求雨;正月十九,禁鸟,一般在菜园边高插粑粑,意欲糊鸟嘴。
 
名优特产  名称  简介
瑶乡灵芝
瑶乡灵芝主要生长于地处高寒山区的桂林市灵川县大境、海洋、兰田等地。由于当地海拔较高的山上每年都会有冰冻现象,一些百年古树被冰雪压断,并自然孕育出野生灵芝。
 
三街黄金红薯干
三街黄金红薯干产于灵川县三街镇龙坪村委倒风潭村,独特的土壤和水源使该村种植的黄心红薯茎大皮薄、清脆甘甜。
 
脆蜜金桔
脆蜜金桔是灵川和融安两县特有品种,果实椭圆形或圆形,属小型高糖精品水果,皮薄光滑,肉多籽少。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22%,在柑桔类果品中甜度最高。
 
兰田笋干
兰田笋干产于灵川县兰田一带,鲜笋去皮,切片(杂竹小笋则不用切片),用开水凼过,晒干,备吃。吃前用热水泡胀,即可烹用。
 
灵川杨梅
灵川杨梅,果与乓乓球一样大,平均单果重达25克,最大果45克,含糖17%,硬度高,耐贮运。
 
灵川提子
灵川提子品种有温克、美人指、红提、黄提、金星无核、金手指、黑香蕉等,其中以温克、美人指和红提为主。提子果脆个大,酸甜,耐贮运。
 
松花糖
松花糖流行于灵川,发源自位于桂林市临桂区两江镇民国代总统李宗仁故居中的私人厨房,由李宗仁家中的一名厨师发明。近百年传承创新,风味愈加诱人,甜而不腻,入口酥化不粘牙,流行于兴安地区。松花糖去古已远,名称的由来,一说是由于松花糖粒粒金黄色如松花;二说源自于松花糖“酥脆清甜,入口即化”,是“酥化糖”的讹误;也有说松花糖寓意着“轻松花钱”的愿望。
 
旅游景点 概况
灵川县是广西优秀旅游县,境内景点有东中西三大片。“东片区”有国家4A景区漓江古东景区、国家3A景区大野神境、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大圩古镇、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毛洲岛、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桃花岛、海洋古银杏博览园等景区景点。中片区”有八路军路莫办事处遗址、八里街美食区、灵川美食县城、三街美食区、神岭瀑布、灵田长岗岭、三月岭盐马古道等景区景点。“西片区”有国家3A景区及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龙门瀑布景区、青狮潭省级旅游度假区、古村落江头洲、龙岩(金山禅院)景区、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月亮湾山庄、水源山庄、兰田西江山庄、还有东江生态森林景区和兰田瑶乡旅游景区。
 
主要景点  名称  简介
古东景区
古东景区位于灵川县大圩古镇南的大圩镇和草坪白族乡交界处,是一个由地下涌泉汇集形成的多级串连瀑布景区,九级瀑布形态各异,另有3000余亩红枫林。
 
大野神境
大野神境景区距离桂林市区45公里,位于灵川县大境瑶族乡境内。景区地处喀斯特岩溶地貌和丹霞地貌的结合地带,区内有原始的大峡谷、天坑、溶洞、高山、奇峰、大型瀑布群、河流等自然景观。
 
青狮潭
青狮潭位于漓江上游,距桂林市区28公里,与灵川县城相距19公里。景区由东湖、西湖和公平湖组成,总面积170平方公里,湖水面积约30平方公里,陆地面积141.7平方公里,湖水容量6亿立方米。青狮潭旅游度假区。
 
公平湖
公平湖面积约21平方公里。湖岸花种较多,有28个品种。春天有映山红、栀子花,夏日有大叶椎、山桐花,秋季有油茶花,冬天有山茶花、醒木花。
 
江头洲古民居
江头村古民居地处灵川县青狮潭镇江头村、漓江上游支流甘棠江西畔。村庄山环水绕,祠堂和大多房舍都坐西朝东。该村兴建有1000余年历史,是中国北宋哲学家、理学家周敦颐后裔繁衍生息之地。
 
大圩古镇
大圩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位于桂林市东南18公里处漓江北岸,由西向东沿江而建。北通湘、赣,南达梧、穗,为桂林东郊商品集散地。大圩商业文化载体主要有:路、桥、街、码头、会馆。
 
所获荣誉
2019年11月,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19年12月31日,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1年1月18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1、增加企业、合作社、林业、农业等旅游观光,如种植基地,养殖基地等。
2、增加农家乐山庄、宾馆酒店等基地。
 
3、到广西工艺美术大师、广西民间石雕工艺大师、广西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阳新文先生工作室(桂林灵川县百源通达石雕刻艺馆)采风。阳新文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广西石雕专家团★团长。
 
4、广西工艺美术大师、广西民间石雕工艺大师、广西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黄硕夫先生的扇子厂生产场地采风与采购;
 
5、到灵州县相关企业采风与采购。
6、全国企业家、有关专家到现场考察、投资或合作;
7、外国企业家、有关专家到现场考察、投资或合作。
 
龙胜各族自治县 
龙胜各族自治县,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位于自治区东北部,地处越城岭山脉西南麓的湘桂边陲。县城龙胜镇与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直线距离371公里,公路里程531公里。与桂林直线距离63公里,公路里程87公里。广州至成都的国道321线从龙胜境内通过,是湘西南、黔东南与四川进入广西之咽喉与物资集散地。
 
龙胜旅游资源丰富,有“天下一绝”的国家一级景点龙脊梯田景观,有位于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旅游度假区内的堪称“华南第一泉”的温泉,还有距离旅游中心城市最近、并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花坪原始森林保护区等。
 
2019年4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龙胜各族自治县脱贫摘帽。2020年10月9日,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西北部,地处越城岭山脉西南麓的湘桂边陲。界于东经109°43′28″-110°21′14″,北纬25°29′--26°12′之间,东临兴安、资源县,南接灵川、临桂区,西南与融安、三江县为邻,北毗湖南省城步,西北与湖南通道县接壤。县境南北最大纵距78千米,东西最大横距60千米,全县总面积2538平方公里。县城龙胜镇与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直线距离371公里,公路里程531公里。与桂林直线距离63公里,公路里程87公里。
 
地貌
龙胜梯田
龙胜“万山环峙,五水分流”,东、南、北三面高而西部低。越城岭自东北迤逦而来,向西南延绵而去,崇山万叠,峭壁千寻,河谷幽深,水流湍急,气势磅礴,地貌万千。全县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峰有21座,平均海拔为700~800米以上的山地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7.26%。全县最高点为海拔1940米的大南山,最低点为海拔163米的桑江出县处石门塘,从最低海拔至最高海拔垂直高差1777米,16度至46度以上的陡坡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7.2%,15度以下的缓坡仅占12.8%,山峰与山坡常呈阶梯状倾斜,部分地方形成悬崖峭壁。山地植被发育,森林覆盖面广,如今尚存的原始森林有花坪和西江坪两处。 
 
龙胜全县平均海拔700米,最高峰福平包海拔1916米。最低处石门塘,海拔163米。全县为高山区,高差极大,山峰连绵,河谷幽深。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峰有21座。
 
水文
县境水系发达,溪河遍布,大小溪流达480余条,总长1535公里,年径流量262.61亿立方米,集雨面积3867.65平方公里。干流桑江自东向西,其本流分南流水系和北流水系,呈树枝状分布。河流滩多,落差大,水力理论蕴藏量为48.83万千瓦,可以开发21.02万千瓦,已开发7837千瓦,1987年发电量1622万度。 
 
气候
龙胜地处亚热带,属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8.1℃,平均无霜期314天,年降雨量1500-2400毫米。
 
龙胜江心洲公园
县境气候温和,县城年平均气温18℃,最高年(1979年)年均气温18.7℃,最低年1984年年均气温17.3℃。极端最高气温39.5℃(1962年7月30日),极端最低气温一4.8℃(1977年1月30日)。每年12月至次年2月,为全年气温最低时期。3月份气温逐渐上升,但3、4月仍出现<12℃连续3~7天的“倒春寒”。7、8月份为年气温高月份,月平均气温在26℃以上。气温呈水平分布和垂直变化状。境内气温水平分布,大致自北向南逐步递增,但平等乡由于受北面大南山屏障作用。
 
风景名胜
龙胜是山区少数民族自治县,自然景观独特和民族风情浓郁,不仅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县,也是广西旅游大县。2006年全县旅游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224.37万人次,增长32%,实现旅游总收入19.04亿元,增长47%。 
 
2017年全县接待游客量为848.12万人次,同比增长8.44%;旅游总消费为86.07亿元,同比增长16.44%。 
 
龙脊梯田
魅力龙脊
龙脊梯田因山脉如龙的背脊而得名,是广西著名风景区,始建于元朝,距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龙脊梯田景区主要分为平安壮寨梯田和金坑红瑶梯田。平安壮寨梯田有“七星伴月”和“九龙五虎”两大著名景观;金坑红瑶梯田有“大界千层天梯”,“西山韶乐”和“金佛顶”三大著名景观。这里的壮、瑶民族世世代代居住在青瓦木楼之中,淳朴善良。金竹壮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北壮的楷模;黄洛红瑶寨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集体长发村之最;龙脊古壮寨至今保留着许多文物古迹。
 
龙胜温泉
龙胜温泉位于龙胜县城东北32公里的矮岭溪边龙胜温泉,从县城乘车需40分钟可到达。温泉由地下1200米深处岩层涌出,水温在45℃—58℃之间,水中含有锂、锶、铁、锌、铜等十几种于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龙胜温泉水是优良的天然饮用矿泉水和医疗矿泉水,有关放射指标、生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水中还含有锂、锶、锌、铜等十多种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龙胜温泉共有16股热泉,组成上下两个泉群,总流量6.12立方米/秒,恒温60.C。整个龙胜温泉泉池有20多个。
 
花坪
花坪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临桂两县交界处,总面积15133.3公顷,其前身为桂林地区广福林区,1960年被广西区批准为保护区,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珍稀孑遗树种银杉和典型常绿阔叶林带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花坪自然保护区是珠江源头,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957年5月6日,花坪最早发现“植物熊猫”--银杉。花坪自然保护区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银杉数量最多的地区。
 
民族风情
龙胜各族自治县居住着苗、瑶、侗、壮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6%,“无山不瑶,无林不苗,无垌不侗,无水不壮”生动地概括了龙胜少数民族的基本分布情况。
 
1.“红衣节”
“红衣节”是龙胜红瑶同胞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在这一天,红瑶同胞与其它各民族人民欢聚一堂,进行文化和贸易交流。
 
“红衣节”定于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举行,“红衣节”的内容有女子抢花炮,瑶、苗、侗、壮等少数民族歌舞表演和瑶族妇女长发比赛等。其中,女子抢花炮是在原有的抢花炮活动中发展而来的,是该县的首创活动。龙胜“红衣节”已被自治区定为全区民族旅游节庆活动之一。瑶族长发。
 
2.白面瑶寨
白面瑶寨位于离龙胜温泉六公里处的公路边,35户红瑶村民居住在这里。寨边枫木参天,寨门有清代寨规石碑,寨前矗立的“红瑶柱”是瑶民图腾崇拜。村民人人皆会山歌,热情好客。歌舞项目有:顶竹杠、背新娘、长鼓舞、长发梳妆等。
 
3.三门瑶寨
位于龙胜温泉10公里处,村寨依山傍水,民风淳朴,这里集瑶族自然生态、文化生态与经济生态为一体,在这里可以目睹和体验种桑、养蚕、人工织布及瑶族刺绣。
 
4.细门瑶寨
细门瑶寨位于龙胜至温泉的路上,距龙胜温泉8公里,是一个古老的瑶族村寨,寨前梯田如盘龙缠绕。瑶族古老的民族歌舞和浓浓的珍珠油茶是款待宾客的佳品。歌舞节目有:彩群舞、打糍粑、长鼓舞、送新娘等。
 
5.黄洛瑶寨
黄洛瑶寨位于龙脊景区境内,是龙脊十三寨中唯一的瑶族村寨,居住着清一色的红瑶族。自古红瑶妇女有储长发的传统习惯,全村60户人家中,头发长达一米以上的有60名,最长的达1.9米,获得“吉尼斯群体长发之最”
 
歌舞节目有:长发表演、红棍舞、伞舞等。
 
6.金竹壮寨
金竹壮寨位于龙胜县和平乡龙脊景区境内,距县城约17公里,因金色的竹林而得名。金竹壮寨是典型的壮族村寨,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壮寨的楷模。金竹壮寨为旅游团队接待定点村寨,歌舞项目有:竹邦舞、狮公舞、板鞋舞等。 
 
所获荣誉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10月9日,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1年1月18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名优特产
作为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龙胜植被完好,无污染,绿化率高达76.4%,全境像一个大的森林公园。龙胜的茶油、椪柑、南山梨、茶叶、猕猴桃、香菇、木耳、罗汉果、辣椒、苡米等土特产久负盛名,均系无公害天然绿色产品。
 
1.龙胜椪柑龙胜椪柑是柑桔中的上乘品种,多次获广西优质果品奖,并获中国农业产品博览会银质奖,以外观美、保鲜期长等优点而著称,年产量2万吨以上,鲜果收获期为11月份,保鲜供货期12月至次年3月份。
 
2.南山苹果梨是龙胜选育推广的特优水果,产于海拔800~1500米高山地带,由于这里早晚温差大,果子肉嫩无渣,特别脆甜,为梨中的珍品。南山梨8月份成熟,年可供货150吨。
3.茶油是中国主要食用植物油之一,油而不腻,龙胜现已建成22万亩油茶基地,是广西主要的茶油产地之一,年可供茶油1500吨以上。生产期1--3月份。由于耐贮存,全年可以供货。
 
4.龙脊茶叶主要产于龙胜龙脊旅游区云雾山中,是中国28大名茶之一,是清代的贡品茶。该茶含人体所需多种微量元素,以清醇芳馨着称,年产量5吨,全年可供货。
 
5.香菇香菇有“植物性食品顶峰”和“素中之荤”的美称,除食用外还可入药。香菇营养价值较高。年产鲜菇450吨,干菇30吨以上。以春冬为旺产期。
 
6.龙脊辣椒种植于500--800米高海拔区,主要产于著名的龙脊梯田景区一带云雾山中,辣椒皮厚籽多,辣香味纯,为独特的饮食佐料佳品。年产鲜货150--200吨,干货25吨,鲜货产期为11月份。
7.竹笋又称龙角菜,“山野大素”之一,新鲜竹笋清甜脆嫩,具有独特的山野自然风味,是食品学家极力推荐的一种保健食用山菜。龙胜盛产各种竹类,其中毛竹、冬笋和摆竹笋产量最大,已建成11万亩笋竹两用林基地,年产鲜笋1.5万吨。
 
8.蕨菜又称凤爪菜、吉祥菜,“山野大素”之一。是一种味道鲜美的纯天然山菜。经科学认定,蕨菜含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粗纤维、铁、钙和多种维生素,其含量是一般蔬菜的几倍至十几倍。
 
9.苡米又名六谷米,是制作清凉饮料之佳品,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糖份,有去湿补脾、健胃、利尿、消热等功效。是龙胜传统出口商品之一,远销东南亚各国,年可供货60吨。
 
10.八珍杨梅、红薯果脯(蜜饯系列)采用龙胜山区盛产的野生杨梅和品质优良的本地红薯,运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精制而成,不含任何添加剂,产品色泽晶亮,年产鲜杨梅果脯10吨,干果脯5吨,红薯果脯20吨。
 
11.龙绿牌脱水蕨菜、脱水竹笋、脱水南山萝卜年产量100--150吨。

1、增加企业、合作社、林业、农业等旅游观光,如种植基地,养殖基地等。
2、增加农家乐山庄、宾馆酒店等基地。
 
3、到广西民间工艺师蒙焕春先生故乡采风--蒙焕春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桂林龙脊梯田、马海梯田--书画、木雕专家团★团长。
 
4、到龙胜县各个景点旅游;
5、到龙胜县相关企业采风与采购。
6、全国企业家、有关专家到现场考察、投资或合作;
7、外国企业家、有关专家到现场考察、投资或合作。
8、开通网络直播与文艺演出等活动。
9、网红与游客等到种养基地、景点等地唱歌跳舞、现场直播带货。

 
永福县
永福县,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西南,地处东经109°36′50″—110°14′19″,北纬24°37′48″—25°36′39″之间。全县辖6镇3乡,97个行政村,人口27.4万(2011年),全县土地面积2806平方公里,居住着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京族、回族等18个民族。
 
永福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短夏长,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永福县山多、丘陵多,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海拔在1100米以上的山地分布在县的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西南部是海拔300—500米的是山峰林地带,河谷平原以及山弄平地遍布其间,东北部为海拔200米以下的冲积平原。 
 
2014年,永福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3.1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3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4.3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3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5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75元。
 
第一产业
永福县耕地面积33万亩,其中水田26万亩。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1988年被列为全国罗汉果生产出口基地县。
 
至1990年,粮食总产量达114896吨,是1949年的2.9倍,农、林、牧、副、渔总值达7777万元(80年不变价),是1949年的4.6倍。
 
2012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30.37亿元,比2011年增长7.76%。
 
永福县在种植产业方面曾获“中国罗汉果之乡”“广西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优质谷生产基地”和“广西中药材产业十强县”等荣誉、称号。 
 
2014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2亿元,比2013年增长5.18%。全县粮食总产量达14.7万吨;种植罗汉果3.23万亩,发展优质稻20万亩,改扩种沙糖桔4.2万亩,水果种植面积突破18万亩;全年出栏生猪27.04万头,比2013年增长20.66%。 
 
2020年8月,入选农业农村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
 
2019年1月9日,永福县凭借彩调辇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2019年12月6日,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2020年1月22日,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
 
民族
永福县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苗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哈尼族、黎族、仫佬族、毛南族、锡伯族、京族等共18个民族。常住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回族等。
 
位置境域
地理位置
永福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 地处东经109°36′50″—110°14′19″,北纬24°37′48″—25°36′39″。北距桂林市45公里,东北与临桂相临,西北与融安县接壤,南离柳州市108公里,距南宁332公里,距桂林两江国际机场35公里,湘桂铁路和桂柳高速公路纵贯县境南。全县土地面积2806平方公里。
 
气候条件
永福县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短夏长,温度高,热量丰富,光照较为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条件十分优越。由于地形和地理位置的差异,永福县9个乡镇有各自的气候类型,大体分为三种区域性气候类型:光温充裕易涝区、温暖易旱区和温凉湿润区。其中苏桥镇、罗锦镇、永福镇大部分属光温充裕易涝区,三皇乡、百寿镇、永安乡大部属温暖易旱区,龙江乡、广福乡、堡里乡大部份属温凉湿润区。
 
地势地貌
永福县地貌复杂,地形多样。天平山两支脉大雾山、大崇山,由西北向南和东南延伸,驾桥岭自南向北和西北走向,构成县域近似N形山体。洛清江在县境内由东北流向西南,把县内东南、西北两山地截然分开。大崇山山脉自北而南延伸,将全县分成东西两部分,县境东部,东南高,西北低。江河由东南流向西北,汇入洛清江;县西部,从宏观看西北高东南低,但以百寿镇和三皇乡交界处,永安乡凤凰、独州村和永新、永富村交界处为界,却是南北低和北高南低。就全县地势而言,即是西北部、中部和东南部高。中部两侧及东北部较低。
 
水文状况
永福县境内,河流纵横交错,大小共有55余条,总长1120.4公里。
县内最大的河流为洛清江,其一级支流有龙山塘河、相思江、茅河、西河、头陂河、马陂河、中村河、古立河、大邦河、木皮河、矮岭河等11条。其余集雨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43条。水域面积35.7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永福县河流多,主要河流8条,有洛清江、西河、大溪河、大邦河、茅江等。除了河流之外,县内还有不少的山塘,这些是的农业灌溉有了保证。永福县年平均降雨量2001.1毫米,雨量充沛,年地表径流量57.48亿立方米,境内中型水库3座,总库容量13288万立方米,有效库容9185立方米,灌溉面积74500亩。小型水库48座,总库容4850.4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136.6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446公顷。大小山塘142处,总库容583万立方米,灌溉面积540公顷。水电理论蕴藏量33万千瓦,其中可开发5.4万千瓦。
 
动植物资源
永福县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岭山地丘陵常绿栎类、松、杉林区。主要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灌木主要有柃木、映山红等。草本主要有五节芒、野古草、画眉草、黄茅草等。
植物中以金钱柳、楠木较为珍贵,马尾松、杉树、毛竹是永福分布最广的经济林木。海菜花和重阳木是永福最具特色的植物,为永福所特有。
 
永福县地处山区,植被良好,药用植物种类繁多,据有关部门调查,能入药的植物1200多种。
珍惜动物有金猫、短尾猴、猴面鹰、娃娃鱼等十余种。
 
风景名胜
麒麟岩
麒麟山风景区:该风景区位于桂林市永福县罗锦镇东南7公里的大西村南登屯金钟山附近。该风景区最著名的就是麒麟岩,岩洞内步步皆景,景象变幻无穷,最为奇特的是:在一个洞内,可以观赏到四季不同的神奇景致,洞外山峰叠翠,非岩溶丘陵区植被覆盖良好。 
 
永宁州古城
永宁州古城:位于桂林市永福县百寿镇北端,与百寿岩隔河相望。是广西现保存完好的古城之一,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据《永宁州志》记载,永宁州城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先为土城,周长约1000米、高约5米、厚约2米。成化十八年(1482年)改砌为石城,墙心填土。隆庆六年(1572年)开东、南、西、北四门,东称“东兴门”,南曰“永镇门”,西为“安定门”,北呼“迎恩门”。 
 
狮子口水库:狮子口水库总库为7743立方米,该水库位于丘陵山区地带,地下泉水补给丰富,一年四季都可保持旅游最佳水位,湖水清澈,库区周边植被好。
 
板峡湖
板峡湖风景区:位于永福县堡里乡,距永福县城26公里,有“庐山之秀、西湖之幽”的美称。有独特的双曲拱坝,以及壮乡瑶寨等少数民族风情及诸多寺庙等人文景观。
 
百寿峡谷:位于永福百寿镇和龙江乡之间,共8公里水路,有12个深潭、9处滩、12道湾、3大峭崖,每潭、海滩、每岸都流传着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
 
重阳树:位于百寿岩附近,树干粗壮,枝叶繁茂,为世界上最大的重阳树。该树树冠覆地阴0.8亩,高27米,围径5.68米,树龄近千年。母树为当地的栗木树,其上寄生一棵大榕树,阴阳合抱。
 
著名人物
王世则(963年—1008年),永福县城人。自幼勤奋好学,文思敏捷,称为当地才子。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在宋太宗亲自主持的殿试中,他以写了气势雄阔、词藻华丽的《六合为家赋》被擢为状元,成为广西历史上第一个以状元进入仕途的名人。
 
李珙(1085年—1126年),字温之,毛洞里(今堡里乡)人。宋大观元年(1107年)武状元。大观年间,宜州(今属宜山县)部分少数民族武装暴动,李珙奉命镇压,以立了头功升为知州。接着多次任边防将领,后升为武功大夫,提拔为东南第十二将。
 
韦银豹(1496年—1571年),壮族,古田县凤凰村(今永福县永安乡凤凰村)人。与朝廷对抗,得胜后自封为“莫一大王”。在古底后山建造金銮殿。提出口号:“独州立州,石笋立省,烂头立为校场岭”,与明朝争天下。由于银豹兄银站及廖东贵出卖,银豹及其孙子扶壮于五月被捕,解送京城。同年九月被凌迟处死。
 
张守约(?年—?年),字希曾,永福县城人。为人正直敢言,朝廷委任他为陕西监察御史。巡按直隶省时,奸相严嵩操纵国政,侵吞军饷,弄得国家战备废弛,守约不畏权贵,与兵部武选员外郎杨继盛、监察御史金堡等联名上疏参劾。因此获罪于严嵩,被贬为道州通判。守约晚年退居家乡,看到官府徭役繁多,赋税苛重,县民不堪其苦,他便呈请官府减税,获准减税百分之三十。著有《西台奏议》。
 
刘新翰(1693年—1758年),字含章,号铁楼,永宁州龙井村(今属百寿镇三河村)人。”他署任江阴县四年,体恤百姓,平反冤案。当地百姓极为敬仰,名诗人袁枚称他为“江南第一好官”。刘长于吟诗,著有《谷音集》,他的诗语言晓畅,抒情自然。
 
吕璜(1777年—1838年),字礼北,号月沧,锦桥里(今罗锦乡)尚水村人。他自幼好学,为县学第一才子。吕璜成为岭西五大散文家之首。著有《月沧文集》、《月沧诗集》、《月沧文钞》、《初月楼古文绪论》、《月沧年谱》。道光十八年(1838年)病逝于桂林。
 
李熙垣(1780年—1869年),字星门,号东屏,桐古里(今属罗锦乡)崇山头人。道光十六年(1836年)恩贡。其岳父周位庚,是临桂县人,著名的山水画家。他受岳父影响,一生致力于山水画。壮年时曾游历蓟门、居庸关、太行山、潼关、黄河等地,以画笔描绘了华北和中原一带的大好风光。
 
所获荣誉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9年12月6日,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0年1月22日,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

阳朔县
阳朔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区南面,东邻恭城县、平乐县,南邻荔浦市,西接永福县、临桂区,北与灵川县、雁山区接壤。县城距桂林市区65公里,全县总面积1436平方千米 ,有耕地2万公顷,全县总人口30.83万人,辖6镇3乡,有汉族、壮族、瑶族、回族等11个民族。 
 
2015年末,阳朔县地区生产总值108.20亿元,财政收入5.93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4.47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61亿元,接待游客1304.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0.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7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10元。 
 
阳朔县拥有漓江景区、《印象·刘三姐》、碧莲峰山水园、聚龙潭、蝴蝶泉、刘三姐水上公园、鉴山寺等营业景点15处。2018年11月,荣登“2018中国幸福百县榜”。
2019年9月,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9年9月20日,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2020年12月,被自治区评为2019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阳朔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区南面,地处东经110°13′-110°40′,北纬24°28′-25°4′。 东邻恭城县、平乐县,南邻荔浦市,西界永福县、临桂区,北与灵川县、雁山区接壤,县域面积1436 平方千米 。
 
地貌
阳朔县地貌以石山、丘陵为主,山地为辅。东北部和西南部两侧地势较高,属海洋山脉(东瑶山)和架桥岭山脉(西瑶山)的边缘,山脉走向大致呈西北-东南,是县内主要河溪发源地。
中部为一块约150平方公里的山丘,海拔200-500米之间。自西北贯穿东南的宽阔地带属岩溶地貌,地势较低,且自北向南倾斜,东南太平洋暖湿气流入时,受到地形抬升,容易降雨,同时寒潮易于浸入。
 
境内河流大多自西北而流向东南。岩溶区内石山林立,海拔200-500米,相对高差50-300米。石山间容蚀洼地、峰林谷地、河流冲积平地交错分布,地势较平坦。
 
气候
阳朔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县内岩溶地区和低海拔地区夏长冬短,东北、西南部高海拔山区冬长夏短,春秋适中。气候受季风影响,一年的旱、涝、冷、热变化大。
 
水资源
阳朔县有水资源21.3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4.5亿立方米,地下水6.82亿立方米。农业用水0.9亿立方米,人畜饮用和工矿企业用水0.16亿立方米,总用量1.07亿立方米,仅为5.02%,尚有95%未利用上。福利镇矮山有温泉1处,水温29.8℃-31.8℃,水流量每秒2.5-2.68升,尚未开发。理论蕴藏量8.38万千瓦,可开发的4.02万千瓦,至2002年已开发0.364万千瓦。
 
阳朔县主要河流17条,总长243.78公里,总集雨面积1294.97平方公里,共约有地表水13.23亿立方米。
 
动植物资源
阳朔县主要动植物有170多种。
其中鱼类110种,两栖类7种,爬行类17种,鸟类21种,哺乳类18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穿山甲、果子狸、原鸡、蛤蚧、麝等。
 
植物主要有地衣类、蕨类、棵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其中较珍稀的灵香草、青天葵、月月桂、古巨榕、黄兰花、观光木、鸡屎杨梅、竹柏、长枝油杉等。用材林以松、杉、毛竹为主,经济林以油茶、油桐为主,水果以沙田柚、柑橙、金桔、柿子、板栗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油料作物以花生、芝麻、油茶为主,经济作物以甘蔗、青麻、槟榔芋为主。
 
历史文化
戏剧
社日
歌乐、斋醮,是阳朔县民间最初出现的表演艺术。清康熙年间起,相继建成福利行宫戏台、兴坪武圣宫戏台、高田关帝庙戏台、县城江两会馆等24个戏台,戏曲演出颇为活跃。
 
桂剧
清咸丰六年(1856年),龙潭徐大德创办“宝华群英桂剧科班”,后人称“宝字科班”,阳朔始有桂剧正式班社。清末民初,阳朔、白沙、福利、兴坪、高田等圩镇出现“玩字班”。民国21年白沙增办“瑞英乐科班”(称瑞字科班),26年县城在江西会馆成立“寿阳剧院”。两个戏班分别在阳朔县和桂林附近各县巡回演出10多年,33年至34年因日军入侵而散班。同时,各圩镇、农村的桂剧班子也常有演出活动,桂剧有了发展。
 
建国后,1953年各区相继成立业余文工团,原有桂剧班子上演桂居4传统剧目,文化部门搜集整理传统剧目,桂剧有了新生。
 
1969年,成立阳朔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后简称文艺队),属文教局领导,1979年后以演桂剧为主。县文化局开办文艺小小班两期,共30多人,培训小演员充实了文艺队。1982年参加桂林市戏剧展览周演出桂剧《包公牵驴》,获创作、演出三等奖。1985年,县文艺队共有队员44人,演员、乐队、编导、舞台美术力量较齐全,演出桂剧剧目有《十五贯》、《秦香莲》、《火焰山》、《胭脂》、《郑小姣》、《花王之女》、《徐九经升官记》等20多个。
 
彩调
彩调又称“花灯”、“调子”,是阳朔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流行于各乡村。民国4年至25年间县境彩调已是兴盛时期,稍大村庄都有彩调班子。较有名的师傅有高田的徐老友、城关的莫乃乃等人。
 
1951年至1956年,白沙兆村源、高田富绢村陆续开办多期彩调科班,其他村庄的业余彩调队也先后成立,至1958年全县有业余彩调队112个,并掀起演唱彩调剧《刘三姐》热潮。
 
1979年,桂林地区在阳朔县举行地区业余文艺会演,阳朔县创作的现代彩调剧《考嫂子》等节目参加演出,业余演员廖艳兰、朱贵凤获优秀演员奖。1980年召开第三次全县老艺人座谈会,县文化馆组织19人的演出辅导队到农村巡回辅导,全县业余文艺团队发展到153个,队员4300多人,春节共演出375场,观众达16.0万人次。1981年、1982年,县文化局组织代表队参加桂林市曲艺会演和戏剧展览周,彩调《莲池会》获创作、演出二等奖,《打猫赔兔》获三等奖。《莲池会》演员王福荣获演员新秀奖。 1985年全县有业余彩调队84个。
 
话剧
《凤凰城》
民国15年,县政府请上海启明新剧社在县城同乐戏院表演白话剧(文明戏),时间约3个月。同年暑假,中共桂林县支部派一个话剧团到阳朔县城,在粤东会馆演出《刘姑的处境》、《残年》等反封建长短话剧10余个,连演10天。从此,每逢纪念日各区小学便排演一些短小话剧,到桂林读书的学生也回县演出。1939年7月以后,在共产党员教师组织下,阳朔国民中学师生在县城广场演出话剧《放下你的鞭子》、《桂花姑娘》、《人约黄昏》、《一家人》等剧目。1942年,由县长组织演出《凤凰城》。 1944年、1945年,兴坪战时青年服务队和临阳联队,在游击区演出《农村曲》、《军民进行曲》、《青纱帐》等。1947年,碧莲表证中心校的教师和桂林师范实习生,演出大型新编历史话剧《林冲夜奔》和木偶剧《一个铜钱》。福利中心校师生演出历史剧《天国遗恨》。
建国后,县、区、学校文艺队曾演出《三代仇》、《青年一代》、《风华正茂》、《满意不满意》、《于无声处》、《一丝不苟》等话剧。
 
歌舞剧
建国后,在舞台上演出的有《白毛女》、《兄妹开荒》、《蚌壳舞》、《小二黑结婚》、《九件衣》等。《蚌壳舞》曾参加自治区会演。1958年,桂林地区举行工交、财贸、农业三个系统文艺大会演,阳朔自编的歌剧《李老汉进城》参加演出。1966年,县农村文艺宣传队移植演出歌剧《红松店》、《王杰之歌》等。1975年,县文艺队创作演出七场歌剧《廖长有》和组歌《韦江歌》。
 
风景名胜
天籁·蝴蝶泉
天籁·蝴蝶泉是国家AAA级景区,位于阳朔十里画廊精华地段。以山、水、石、洞,悬空吊桥,泉水瀑布及原汁原味原生态的侗、苗风情而得名,在景区里可与著名的101侗寨寨主及苗王的后裔亲密接触,与侗哥苗妹欢聚一堂,还可以亲身体会做寨主苗王的滋味。倾听传承千年并于2009年10月荣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天籁之音---《多情的侗族大歌》。
 
图腾古道
图腾古道位于阳朔著名的“十里画廊”中的位置。距离桂林不算远,景区展出的有石器、陶器、自然图腾柱、古老的弓弩、让人听不懂念念有词充满野性诱惑的肢体语言等原始生活场景,再现了12000---7000年前桂林先民居住、生活、宗教、狩猎和甑皮文化的历史风貌。
 
月亮山
月亮山位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十里画廊景区末端。山头上有一个天然的大石拱,两面贯通,远看酷似天上明月高挂。从不同的角度变换观看,此洞形状也不断变化。如果是开着车赏月山,那个石拱的形状会从弯弯的上弦月,逐渐变成半月、圆月 ,继而又变成下弦月。
 
月亮山有天下名山、仙山、灵山之美誉,山上有大理石铺就的800级登山道可达月宫。月宫高、宽均约50米,内多乳石,状如嫦娥、玉免,与广寒宫神话相合。
 
世外桃源景区
世外桃源景区是根据晋代陶渊明所著的《桃花源记》中描绘的意境,结合当地的田园山水风光开发建设的首批国家AAAA景区,是世界旅游组织推荐旅游目的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景区的游览方式主要分水上游览和徒步观赏。水上的游览乘轻舟环绕湖光山色,园村舍,过绿树丛林,又穿山而出,沿途可经原始形态的迎宾、祭祀、狩猎,又可 欣赏到民族特色的狂歌劲舞、边寨风情;徒步观赏的民寨群是桂北各少数民族建筑的一个缩影,鼓楼、风雨桥、对歌台、花楼、长廊、图腾。
 
杨堤
杨堤位于阳朔县北部,属于典型的“喀斯特”溶岩地貌区,境内群山耸立,山多地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田园青山倒影花儿香鸟儿鸣蜂而忙人儿悠,山与水人与物融为一体,一派南国风光。
阳朔杨堤漓江景区主要以坐竹筏游漓江为主,从杨堤漂到兴坪,途经鲤鱼挂壁、童子拜观音、神笔峰、浪石风光、雄狮爬五指山、老人守苹苹果、八仙过江、九马画山、终点20元人民币背景图案处。 
 
地方特产
松花糖
松花糖发源自位于桂林市临桂区两江镇民国代总统李宗仁故居中的私人厨房,由李宗仁家中的一名厨师发明。近百年传承创新,风味愈加诱人,甜而不腻,入口酥化不粘牙,流行于桂北地区,滥觞于阳朔兴坪。
 
松花糖去古已远,名称的由来,一说是由于松花糖粒粒金黄色如松花;二说源自于松花糖“酥脆清甜,入口即化”,是“酥化糖”的讹误;也有说因其作为桂林市临桂区两江镇的传统年货,寓意着“轻松花钱”的新年愿望。松花糖亦为阳朔兴坪的特色食品。
 
获得荣誉
2019年5月18日,阳朔县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19年9月,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019年9月20日,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电子商务百强榜排名100;入选2020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年3月,入选 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
2020年5月,入选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7月,入选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年8月,入选“2020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2020年12月,入选“2020年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1年2月1日,被表彰为“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达标市县村镇”。
 
荔浦市
荔浦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直辖县级市,由桂林市代管。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南部,居柳州、桂林、梧州、贺州、来宾五市之间。东连平乐县,西接金秀瑶族自治县、鹿寨县,南与蒙山县、昭平县交界,北与永福县、阳朔县毗邻。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周高中低,市西北接架桥岭山脉,东面连大瑶山余脉。总面积1758.62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荔浦市下辖10个镇、3个乡。2019年,荔浦市总人口38.51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7.6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0.9%、28.8%和50.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544元。
 
2010年11月25日,广西桂林荔浦市荣获“中国衣架之都”荣誉称号。2013年9月,荔浦市入选“中国曲艺之乡”。2016年12月,荔浦市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8年11月,荔浦市被科技部确定为首批创新型县(市)。
 
位置境域
荔浦市地处广西东北部、桂林市南部。东连平乐县,西接柳州市鹿寨县,南与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梧州市蒙山县、贺州市昭平县交界,北与永福、阳朔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10°06′—110°41′、北纬24°18′—24°46′,总面积1758.6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荔浦市境四面环山、周高中低、自西向东倾斜,中部是起伏的低中丘台地,一部分是石山峰林,将市境切割成数块小盆地。荔浦河、马岭河由西向东流贯全境,形成河谷阶地,最低点为西贡河谷,海拔102.3米,最高点为猪头山主峰,海拔1355.7米。
地貌可划分为6种类型: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域。
 
气候特征
荔浦市地处北回归线北侧,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夏长冬短,春、秋为过渡季节。按气候学自然季节划分指标:五日滑动平均气温稳定高于10℃为春季,高于22℃为夏季,22—10℃为秋季,低于10℃为冬季。市境春季始于3月9日,夏季始于5月14日,秋季始于10月4日,冬季始于12月7日。以农历节气划分,春季始于惊蛰,夏季始于立夏,秋季始于寒露,冬季始于大雪。
 
荔浦市境热量丰富,1956至1985年年平均气温19.6℃,平均年总积温7181.5℃,平均≥10℃积温6296、8℃。光照充足,平均日照时数1472.4小时,平均太阳辐射96.21千卡每平方厘米。水汽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442毫米。市境季风明显,冬半年多偏北风,夏半年以偏南风为主。各季气候各具特色。
荔浦市年均日照时数1472.4小时,无霜期为316天。 
 
水系水文
荔浦市水系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个体系。主要是荔浦河,荔浦水系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市境流域面积为1602.65平方千米,占全市总流域面积91%。
 
荔浦河
荔浦河发源于金秀瑶族自治县老山北麓。自西向东贯穿市境内,从金秀县龙道山小河口流入荔浦市,于东昌镇思贡村梅子洲流入平乐县,河长144.67千米,市境内河长94.7千米,其流域面积1602.65平方千米,占全市总流域面积的91%。
 
马岭河,是荔浦河最大支流,发源于市境内驾桥岭东侧的三县界。自西向东流,至东昌镇山口屯汇入荔浦河,境内河长75.1千米,境内流域面积583.36平方千米。
栗木河,栗木河是荔浦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境内猪头山右侧,自南向北流,河长38.4千米,流域面积115.23平方千米。
 
兴坪河,是荔浦河一级支流,发源于新坪镇八鲁村的太平坳,河长22.4千米,流域面积119.29平方千米。
 
杜莫河,是荔浦河一级支流,发源于杜莫镇六部村新寨顶,自南向北流,至荔城镇沙街村汇入荔浦河,河长28.3千米,流域面积128.34平方千米。
 
蒲芦河,是荔浦河较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蒲芦瑶族乡大共屯后背的站面山,自北向南流,至青山镇龙头山汇入荔浦河,河长49.9千米,县内流域面积187.77平方千米。
 
荔浦境内地下水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地下水调查报告》,储藏量为16.5万立方米每平方千米,全市总储水量为2.9亿立方米,日可开采量为79.45万立方米。荔浦地下水极为丰富,储藏深度:丘陵平原地区2米至10米,石灰岩地区5米至30米,多以泉水及暗河形式出露地面。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荔浦市位于亚热带,受东南亚季风影响,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年降雨量1400—1700毫米。山区降雨量大于丘陵,丘陵区荔浦站1426.5毫米,山区黎村站1786.0毫米。一年之中,12月份最少,仅46.3—58.3毫米,占年均值3.2—3.5%;5月份最多,有265.1—336.2毫米,占年均值18.4—19.9%。汛期4至8月份974.7—1248.7毫米,占年均值65.7—69.9%;夏秋之间受台风雨部分影响,8月份雨量略高于7月份,南部影响较大。
 
荔浦市径流均由降雨补给,与降雨基本同步,集雨面积898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深948.7毫米。大江水库集雨面积197.35平方千米,据水库水位流量观测计算得年均径流深1164.6毫米;长滩河水库集雨面积247.4平方千米,1985年设计资料年均径流深1355毫米;丘陵地区年均径流深650毫米,加权平均荔浦市年均径流深828.7毫米,径流总量14.5843亿立方米。其中:荔浦河流域129406万立方米,即55.11立方米/秒,流出外县其它河流共1.6437亿立方米(5.21立方米/秒)。全市人均径流量4530m3耕地亩均4505立方米。
 
荔浦市水能理论蕴藏量为94827千瓦,可开发量为53270千瓦,年发电量2.4332亿千瓦小时,已开发装机容量10062千瓦,发电量1917万千瓦时。
 
生物资源
荔浦市脊椎动物有248种,其中列入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虎纹蛙、白鹇等15种,中国特有陆生脊椎动物有三港雨蛙、中国石龙子等5种。
 
第一产业
2019年,荔浦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其中,种植业产值增长13.7%;林业产值增长8.7%;畜牧业产值下降17.7%;渔业产值增长4.9%,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增长13.2%。
 
种植业
2019年,荔浦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95万公顷,比上年下降4.5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万公顷,下降3.97%;经济作物播种面积0.49万公顷,增长0.47%。全年粮食总产量9.8万吨,下降2.34%。水果总产量62.82万吨,增长22.13%;蔬菜产量32.5万吨,下降2.52%。
 
林业
2019年,荔浦市森林覆盖率70.49%。造林面积140公顷,森林抚育面积2076.7公顷。
 
畜牧业
2019年,荔浦市肉类总产量4.1万吨,比上年下降19.51%;生猪出栏35.61万头,下降27.93%;家禽出栏785.15万羽,增长13.5%;水产品产量0.52万吨,增长4.97%。
 
渔业
2019年,荔浦市水产品产量0.52万吨,增长4.97%。
 
生产条件
截至2019年末,荔浦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5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28%。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7.58万千瓦,增长3.75%。农用化肥使用量(按实物量计)4.9万吨,下降5.84%;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0.028万吨,增长5.19%;农药使用量(按实物量计)0.12万吨,增长2.56%。
 
旅游业
2019年,荔浦市接待国内外游客905.08万人次,增长22.1%。其中,国内游客864.78万人次,增长22.6%;入境过夜游客40.30万人次,增长12.5%。实现旅游总消费144.16亿元,增长36.3%。其中,国内旅游总消费119.05亿元,增长30.1%;国际旅游消费25.10亿元,增长68.9%,入境过夜游客人均逗留1.85天。
 
历史文化
戏剧
荔浦流行的戏剧有桂剧、彩调剧两种。
 
桂剧
清光绪年间,桂剧正式传入荔浦。桂剧音乐分南路、北路、阴皮、高腔等调,伴奏乐器以京胡、二胡、三弦、笛子为主,打击乐有锣、鼓、钹、板等。表演有武场(清唱)和舞台演出两种,舞台演出有唱、做、念、打等表演程式,道白用桂林官话,富有地方特色。
 
彩调剧
原称“花灯”,俗称“彩调”、“调子”,是由桂北山歌小调结合湖南祁剧、江西采茶戏曲调发展形成又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剧种,广泛流传于桂林、柳州、河池等桂柳官话地区。彩调于清末民初传入荔浦,然后在县境内广泛流传开来,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长久不衰。荔浦的花灯队除在县内城乡演出外,还到鹿寨、阳朔、平乐、昭平、蒙山等县演出。
 
曲艺
荔浦的曲艺形式有说书、文场、渔鼓、快板、零零落、莲花落等。其表演不讲究场地,道具简单。演出通常只有一至五人,多则五到十人,一人可扮多个角色。形式灵活多变,均用荔浦方言说唱,颇具地方特色。
 
文场
是一种清唱剧类型的曲艺形式,源于浙江的民间小调和市井俗曲,清乾隆年间传入桂林,经与桂林方言、民间音乐结合后,衍生成了文场。1950年后冠名为广西文场,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7]  ,是广西的代表性曲种。荔浦是文场盛行地之一,流传甚久,2010年12月,广西曲艺家协会授予荔浦县“广西文场之乡”荣誉称号。
 
渔鼓
荔浦渔鼓与桂林渔鼓相同,用荔浦方言演唱,多为一人独演独唱,一手抱筒鼓并以一竹板击打鼓身作拍节,一手击鼓皮,边击边唱,不论场地,街头巷尾及家中均可演唱。也有二人或多人合演,以二胡、三弦等作音乐伴奏(这种形式多为文艺队伍采用)。荔浦渔鼓在解放前,以及解放后的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较为盛行,60年代还用作“忆苦思甜”宣传教育。20世纪70年代后淡出,1991年至2005年期间街头偶有人在演唱,文艺队伍也偶有少数渔鼓节目演出。
 
零零落
零零落与莲花落类似渔鼓,是一种轻便曲艺形式,解放前多为街头巷尾传唱,解放后则以文艺演出的形式由文艺队伍演唱,但没有渔鼓那样盛行。仍有作文艺节目偶尔演唱的。
 
快板
用荔浦方言说唱,解放前、解放后至2005年均流传使用这种说唱形式,城乡业余、专业文艺团队均有表演,可一人或多人说唱。表演者手击竹板,边击边说边唱,节奏快慢随情节而定,押韵句不固定,有两句押韵,也有数句才押韵,或间以道白,灵活多变,不受场地限制。
 
说书
荔浦说书形式在解放前盛行,解放后一些乡村仍有流行,20世纪70年代后基本消失。
 
民歌
山歌
山歌是荔浦最流行的民歌形式。荔浦山歌分汉语山歌和瑶语山歌两种。汉语山歌在全县通行,包括汉、壮、瑶族地区,用荔浦方言演唱;瑶语山歌只在保持有瑶族语言的瑶族村寨流行,用瑶语演唱。汉语山歌唱腔分长腔和短腔,长腔用于抒情,声调高亢悠长,可传递很远,故又称“过山音”,多为劳动人民在野外劳作或休闲时所唱,用以抒发内心的情感;短腔类似彩调腔的“数板”,适用于对歌、叙事、比赛等,多用于室内、舞台、歌场演唱。瑶语山歌则为短腔,用于对歌、叙事及会友等,多在节庆、喜事、会友时起歌堂演唱,少则一天一夜,多则几天几夜。
 
儿歌
荔浦儿歌用荔浦方言说唱,多为老人口传教儿童吟唱,富有节奏感及童趣。唱词有长有短,有押韵也有不押韵的,内容稀奇古怪,颇具地方特色。比如:
 
月亮光,照四方,照着姐姐洗衣裳,洗得白白净,进学堂。
鸡公仔,尾巴拖,三岁娃仔学唱歌,不是爷娘教会我,自己聪明没奈何。
 
排排坐,吃糯糯(猪肉);糯糯香,炒老姜;老姜辣,炒枇杷;枇杷苦,炒猪肚;猪肚韧,买杆秤;秤又长,买个羊;羊会走,买个狗;狗会叫,吓得蛮子钻进灶。
 
祭祀歌
祭祀歌是道师在做道场或瑶族度戒、还盘王愿时的一种吟唱形式,唱腔属短腔,较低沉,凝重,带以哀思。荔浦做道场有唱一天一夜的,也有三天三夜的。瑶族度戒最少唱三天三夜,多则七天七夜。祭祀歌配以锣、鼓、钗钹等响器作停顿、过场,无乐器伴奏。这种祭祀活动解放前在荔浦盛行,解放后至20世纪70年代曾一度被禁止,80年代后又开始恢复。
 
风景名胜
鹅翎寺
亦称福寿寺。距离县城东南3千米,始建于唐太宗年间,为荔浦县古八景之一“鹅翎应祷”。属佛教文化圣地,是区重点保护文物,有九百多年历史,寺内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居士楼等建筑,内置南无观音菩萨和释迦牟尼等大小佛像数十个,历代官员游人题咏甚多,今尚存摩岩石刻32处,其中唐宋时代13处,明清时代19处。寺内有数个天然的观赏岩洞,洞内塑有形象各异、千姿百态的佛菩萨、罗汉数十尊,三宝殿东壁有“出米洞”。 
 
天河瀑布景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荔浦县蒲芦乡,瀑布落差88米,集原始森林、观音瀑布、峡谷漂流、瑶族风情于一体,构成了别具特色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这里保留了原始森林原汁原味的真面目,森林地处海拔1500多米,原始风光有“幽,奇,绿,静,美”的特点。
 
荔江湾景区
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在荔浦县的青山镇形成了一个奇特的半圆形河湾,两岸聚集了山峰10余座,有“水中水,山中山,桂林山水第一湾”的美誉,有“洞中九寨”之称。荔江湾景区是一个自然原生态型的景区,是中央电视台航拍选景处,央视拍摄渔火的现场。
 
银子岩景区
位于桂林市荔浦县马岭镇,321国道旁,距桂林市中心85千米,离阳朔县城18千米,占地面积1500亩。1999年初对外开放,国家AAAA级景区,大桂林旅游圈一颗璀璨明珠。银子岩贯穿十二座山峰,岩洞内幽幽森森、迂回曲折,是典型的层楼式溶洞,分为下洞、大厅和上洞三个部分,已开发游程约2000米,汇集了不同地质年代发育生长的钟乳石,以“雄、奇、幽、美”而著称。尤其以音乐石屏、瑶池仙境、雪山飞瀑“三绝”和佛祖论经、独柱擎天、混元珍珠伞“三宝”为代表,被岩溶专家誉为“世界溶洞奇观”。
 
丰鱼岩景区
世界旅游组织推荐景区,位于桂林荔浦龙怀乡,南距县城16千米,距桂林、柳州各120千米,交通非常便利。丰鱼岩因洞内暗河盛产油丰鱼而得名,丰鱼岩是罕见的奇特大溶洞,它横穿9座大山,全长5.3千米。溶洞中还有一条长达3.3千米的地下河可泛舟游览。高阔的洞天,幽深的暗河,密集的石笋,汇成气势雄伟的洞穴奇观,享有“一洞穿九山,暗河漂十里,妙景绝天下”之称,被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
 
银龙古寨
位于荔浦县马岭镇,距桂林市区85千米,距321国道500米,为广西保存较完好的古寨民居。与银子岩风景旅游度假区一衣带水,唇齿相依。2005年被评为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古寨依山傍水,地处一个巨大的天然盆景中,四周群山环抱,山脚碧水清溪,古树参天,古民居座落间。古寨保存较完整,有古庙、古楼门、古巷、烽火台、抗法英雄陈嘉古墓。 
 
龙怀文化景区
位于荔浦县城南12千米的龙怀乡境内,距桂林市中心120千米,距离“亚洲第一洞”丰鱼岩仅一千米,因其处于状若盘龙的群山环抱中而得名。龙怀是世界华商国际投资论坛永久会址,享有“华商之家”美誉。该景区内有阴阳二泉、观音奇峰、幽谷神潭、古樟迎客等自然景观。有大中华表博物苑、大自然根艺博物馆、大中华祈寿园、中华龙王等景点。
 
荔浦大江湖景区
位于县城西北部的花箦镇境内,距荔浦县城17千米。大江湖两岸群山倒影,绿树成荫,八平方千米的水面碧波粼粼,壮观如湖,沿湖可揽公鸡山,仙人撒网,美女梳妆,周六公古墓,十二花鼓轰鸣,银子景等美景。
 
地方特产
荔浦芋
是槟榔芋的品种,属天南星科魁芋类型,又叫魁芋、槟榔芋。母芋成纺锤形,个大,横切面为灰白色,并且有明显紫色槟榔花纹,肉质松散。荔浦芋种植年均3.2万亩,每亩产量2.5吨,与其他地方芋头比较,口感好、品质高,用荔浦芋与五花肉制成的“荔浦芋扣肉”,素有“一家蒸扣,四邻皆香”之赞誉,是历代皇室的“贡品”。
 
马蹄
学名荸荠,是一种既可做蔬菜,又能当水果,生、熟可食的农家特产,荔浦过去只作小面积栽培,随着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市场的需求,种植面积已扩大到6万余亩,年产鲜马蹄在12万吨左右,荔浦县青山镇为“全国马蹄之乡”。马蹄可用于加工盐水马蹄、糖渍马蹄,马蹄脯、马蹄粉等。
 
夏橙
荔浦市是全国夏橙基地。经专家论证,荔浦市是最适栽种夏橙的区域之一。富贵夏橙于每年2月中旬至4月上旬成熟,淡季登市,一枝独秀,享誉海内外,与“皇室贡品”荔浦芋齐名,并称“荔浦二宝”。富贵夏橙果实长圆形、大小较均匀、单果重280—400克,含糖量12.1—16.3%,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质,皮薄细滑、橙红光艳,肉红脆嫩、入口化渣、甜而微酸、汁多核少。具有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祛痰化气、消食健胃、降压养颜、健脑醒酒、消除疲劳之功效。
 
著名人物
丘福光,荔浦青山乡所底村人,投楚军,后赴贵州作战,由布衣保用参将。清光绪十年(1884)奉调出关抗法,5月,在观音与法军激战,大捷,保升副将。同年8月,在船头境内与法军战斗,中炮阵亡,清政府加赠总兵衔,世袭骑都尉,赠武将军,葬于龙州。立昭忠祠。 
 
邓剑虹(1905—1928),荔浦县修仁镇建中街人。民国14年(1925)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的秘密活动,民国16年(1927年)12月11日,邓剑虹参加张太雷等领导的广州武装起义,不幸被捕,禁锢于广州南石头惩戒场。当时中共党组织虽曾努力设法营救,其父亦找人前往疏通关节以求解脱,但均未成功。于民国17年(1928)2月11日在广州英勇就义,年仅23岁。 
 
荣誉称号
2020年4月14日,荔浦市入选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单位。
2020年12月28日,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八轮自治区文明城市和第二届自治区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决定》表彰为“第八轮自治区文明城市”。 
 
平乐县
平乐县,古称昭州,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东临钟山县,南接昭平,西北毗邻阳朔,北连恭城,总面积1919.34平方公里。6个镇、3个乡、1个民族乡 [1]  ,总人口44.12万,居住着汉、瑶、壮、回等13个民族。
 
2015年,平乐县地区生产总值101.9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6402元,财政收入4.7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10元。
 
平乐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短夏长,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境内地貌为中低山、丘陵和岩溶一体。东、南及西南山脉环绕,属南岭之一的都庞岭分支。
 
平乐县主要旅游景点有榕津千年古榕、冷水石景苑、仙家温泉、桂江风景区、漓江风景区等,平乐县为漓江分界点,平乐以北称漓江,以南称桂江,是著名的大桂林旅游区之一。
 
位置境域
平乐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桂林地区东南部,在东经110°34′一111°02′,北纬24°16′一24°53′之间。县境东临钟山县,南接昭平县,西靠荔浦市 [7]  ,西北毗邻阳朔县,东北连恭城县。陆路距桂林市118公里。 县境南北纵长71公里,东西横跨49公里, 面积1919.34平方公里。 县城设于平乐镇。荔江、漓江、茶江汇于县城西面,称桂江。桂江自西北向西南纵贯全境。桂林至梧州的公路自西北向东南穿越出境,梧州至柳州公路经县城向西出境。
 
地貌
平乐县境内地貌为中低山、丘陵和岩溶一体。东、南及西南山脉环绕,属南岭之一的都庞岭分支。东部山脉呈南北走向。主峰石榴界为境内最高点,海拔1372.1米。山脉下为一南北走向的平原,并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形成东南高,西北低的地貌形态。西南部山脉向南蜿蜒。
 
主峰龙河岭,海拔1149.6米。北部和中部为峰丛,峰林谷地,洼地和溶蚀平原等岩溶区及丘陵区。莲花山山脉自二塘镇南部的谢家向西南延伸。莲花山主峰海拔953.4米。大扒乡黄龙的滩底村附近的河面为最底点,海拔72米。境内地貌按形态可分为丘陵、平原、台地、山地等类型。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平乐县境内土地按1990年全县平均每人仅7.35亩,每人平均占有耕地0.89亩。全县土地面积2879010亩,其中山地、丘陵为21351192亩,占总面积的74.16%;可利用土地为2542570亩,占总面积的88.31%,其中已利用面积,占总面积75.78%。据1990年统计,全县耕地346808亩,占总面积的12.05%。在土地面积中,可作林业用地的1630500亩,占总面积的56.63%;可利用尚未利用的林业用地332728亩,占总面积的11.55%;可开垦而未开垦的荒地7964亩,为总面积的0.27%。这些荒地多处在人口稀少或水利条件较差的边远山区。城乡、工矿、道路用地6594亩,占0.23%。1990年土地利用现状:耕地346808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2080.38亩,交通用地18933.60亩,水域71212.12亩,未利用土地1108237.19亩。 
 
水资源
美丽的平乐桥亭六冲瀑布
平乐县年平均降水量1357.5毫米,最高年1927.3毫米。漓江、茶江、荔江、榕津河、东江、西江和同安河等7条主要河流共长275.9公里(其中过境河流漓江、茶江、荔江共长123.5公里,流量117.1亿立方米)。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为20.48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0.02万千瓦。至1980年,开发1.13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11.28%。到1990年止,开发2.08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20.76%。
 
平乐县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主要过境河流有漓江、恭城河(又名茶江),荔浦河。漓江经阳朔由县西北入境,恭城河、荔浦河分别由恭城、荔浦流来,经县东北、西部入境,三江在县城汇入桂江。
 
平乐县主要内河为榕津河,分别由同安河、东江、西江3条支流汇合而成。主流东江河发源于源头镇的金井、木林的中低山区,由南向北流经阳安、青龙、张家、二塘至沙子汇入恭城河,在沙子地段因受地形地貌影响折转由北向南流,经福兴、附城于平乐镇注入桂江。为平乐县的主要水能基地。此外尚有小河26条,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小河有14条,总长533.33公里,河网密度0.28公里/平方公里。
 
裂隙水主要分布在大扒、源头、青龙、桥亭的交汇地带的砂、页岩中,其储量为1.8273亿立方米,孔隙水分布在河谷的冲积层中及其山前地带的冲积层中(储量不明)。岩溶水是县境内储量较大的地下水,以井泉、暗河、岩溶湖的方式排泄于地表。
 
植物资源
据1985年林业区划资料统计,平乐县境内常见的乔灌木树种有50余科,百余种。乔木树种以松科、壳斗科、樟科、木兰科等为主。灌木多由杂竹、继木、桃金娘、黄荆等组成。主要有木类25种、竹类13种、果类12种、茶类7种、药类191种、花草类96种。花草类中的草本花类46种,木本花类28种、观叶类22种。
 
民族
截至2010年,平乐县有汉族、壮族、瑶族、回族、苗族、侗族、满族、仫佬族、毛南族、塔塔族、普米尔族、黎族、布依族、朝鲜族、土家族等15个民族。
 
历史文化
平乐县境内民间艺术有戏曲、曲艺、书画、工艺、杂技及其他几大类。戏曲有桂剧、彩调、歌舞剧等;曲艺有文场、渔鼓、零零落、莲花闹、快板、顺口溜、玩字等;工艺有烙花、竹木刻等;杂技及其他有舞龙、舞狮、调牌灯、顶马、踩高跷、魔术、故事台、锣鼓棚、划龙船、敲锣鼓挖地、长鼓舞、师公舞、秧歌舞、腰鼓舞等。
 
平乐县县境民间流传的歌谣,大致分为山歌、寿歌(亦称孝歌)、儿歌(童谣)、喊镝歌等。山歌主要分布在大扒瑶族乡和桥亭、长滩、附城、二塘、张家等乡(镇)的山区。其内容有情歌、生活歌、劳动歌。
 
情歌,一般在山岭上单唱或者对唱,歌词以四句为一首,即兴而出,没有脚本,调式简单,上下句结构。单唱多为叙情,对唱多为爱恋。有用瑶话唱的,有用土话唱的,多数用平乐官话唱。
寿歌,在全县各乡(镇)均有,是在家屋灵前哭唱,歌词亦以四句为一首,上下旬结构,每句后面有一个拖音,上句的拖音是:“呜哼、哕哩咧”! 下旬的拖音为“哕哩、哕哩、哕哩咧”。其内容主要是颂扬死者生前的为人与功德。
 
儿歌(童谣)遍及全县城乡,其内容分为两部份:一是儿童们在房前屋后做游戏时唱的;一是带小孩的老人哄小孩睡觉时唱的。一般是一段有趣味的且为儿童易记的歌词。
喊镝歌为船民在撑船上滩或者拉纤时唱的歌谣,歌词为即兴而起,前有“哎依呀格咧”引歌,接着看见什么就唱什么,句子长短不一,唱时带有强烈的号子风味。
 
1985~1987年在收集、整理、汇编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在县境部份乡(镇)村庄共收得3000余首。
 
风景名胜
平乐县历史悠久,境内居住着不少民族,主要旅游资源有平乐温泉、冷水石景苑、榕津千年古榕群及千年古街、桂江风景区、漓江风景区、茶江风景区、印山亭、令公庙、金山迎仙洞、粉岩、朝天岩、青龙月亮山、源头月亮山等。
 
金子岭
平乐三江汇流区域的山水风景
金子岭位于漓江、荔江、茶江汇合处,与平乐县城相对高度约600米。金子岭观景阁建筑风格为南派大翘角多角式楼阁建筑,建设采用钢筋混凝土现代建筑材料,仿明清时代大木结构手法制作,主阁楼总高度44.83米,外观结构为五层,内部结构为九层,总建筑面积为2134.05平方米,其中底层建筑面积为813.43平方米。 
 
华夏第一榕
榕津泰
榕津泰有“十榕八桂九井十三塘,一渡两河三上岸”之美称。榕津千年古椿群其主干需十五人方能合抱,奇特之处在于粗壮的气根形成了几道能通小汽车的奇特拱门组合。
 
榕津千年古街建于宋代,古街长200米,宽3米,保留较为完整,古街内木楼飞檐,青砖素瓦,雕龙刻凤之古迹随处可见。古街内有充分体现崇榕文化的妈祖庙,另外还有古戏台占戏院、三神宫、紫竹仙宫以及广东会馆等,榕津是中国四大剧种之一的桂剧发祥地,中国戏剧界一直流传着"中国桂剧在桂林、桂林桂剧自平乐,平乐桂剧源榕津之说,至今,榕津桂剧团还保存着一面“广西第一锣”。因为该锣质地优良,由高纯度黄铜打制,响声清脆悠扬,一击其锣声长达数十秒钟。 
 
月亮山
月亮山位于桂林市平乐县源头镇境内,地处玄武村委西北部,因其形状近似弧月而得名。月亮山风光古朴素雅,山头上有一个天然的大石拱,两面贯通,远看酷似天上明月高挂。从不同的角度变换观看,此洞形状也不断变化。 
 
溶洞
朝天岩:位于平乐县二塘镇乐塘村南面,距二塘镇约4千米。岩洞在石山半山腰,距地面约60米,由于洞口宽敞朝天而得名。为厅堂式洞穴。
 
著名人物
林鸣皋(1892~1969年),原名林远明,曾用名林鹤翔,二塘马家新车坪村人。参加编写了《广西常见疾病中医治疗学》,选编了《函授学员医案》、《桂平县验方秘方》等书;研制了小儿跻风雄麝散和巴豆酒等药,他在整理和挖掘中医学术方面作出了贡献,1959年广西中医专科学校授予他特等劳模称号,被誉为该校五位名老中医之一。
 
廖梦樵(1902~1927年),字仲麟,化名伍仲迪,平乐县平乐镇人,曾任中国共产党广西 地委书记,是中共早期在广西的领导人之一。
 
张一气(1878~1951年) ,原名张鸿钧,平乐县源头九洞村人。他历任广西省人民协商委员会副主席、广西省人民政府委员、广西省人民政府人民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还先后兼任过清算广西省反动统治罪行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救济总会广西分会副主席、广西土改工作委员会委员、广西复员委员会委员等职。
 
恭城瑶族自治县
恭城瑶族自治县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东与富川瑶族自治县及湖南江永县交界,南与钟山县、平乐县毗邻,西接阳朔县、灵川县,北临灌阳县,县城距桂林市108公里。
 
恭城瑶族自治县版图总面积2149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下辖5个镇、4个乡,总人口30万人,其中瑶族人口约占60%。2015年,该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9514亿元,比2014年增长4.3%。
 
恭城瑶族自治县境内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沿岸有较为平坦的小冲积平地,全县东、西、北三面为中低山环抱,中间为一条南北走向的河谷走廊;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有夏湿冬干、夏长冬短、四季分明,光热充足, 雨量充沛等。
 
恭城瑶族自治县先后获“中国长寿之乡”、“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月柿之乡”、“中国椪柑之乡”等荣誉称号。2018年12月,获评国家气候标志。
 
位置境域
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东与富川瑶族自治县及湖南江永县交界,南与钟山县、平乐县毗邻,西接阳朔县、灵川县,北临灌阳县,县城距桂林市108公里;全县东西最长横距56千米,南北最长纵距75千米,版图总面积2149平方公里,介于北纬24°37′-25°17′,东经110°36′-111°10′之间。 
 
地形地貌
恭城第一高峰银殿山
恭城瑶族自治县境内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沿岸有较为平坦的小冲积平地。全县东、西、北三面为中低山环抱,中间为一条南北走向的河谷走廊,其间河谷、平地、台地、丘陵相互交错。县内最高处为银殿山顶,海拔1885米;最低处为恭城镇古城村岭尾屯,海拔130米。 
 
气候
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桂东北,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湿冬干,夏长冬短,四季分明,光照多,热量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13.7小时,年平均气温20.1℃,年降雨量1453.1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4%,年平均蒸发量1524.0毫米,无霜期336天。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低温阴雨、霜冻、冰雹、雷暴、大风、寒露风。 
 
水文
恭城瑶族自治县境内河流大部份属于珠江水系,很小一部份属长江水系。属珠江水系河流集雨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8.3%。属长江水系的河流,只有位于都庞岭北坡栗木镇泉会村一带的山溪,流入灌阳县牛江,然后汇入湘江,集雨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7%。 
 
恭城河属桂江一级支流,发源于恭城县境东部三江乡黄坪村北卡山,干流长126千米,集雨面积3129.15平方千米。其主要支流有马林源河、栗木河、苏陂河、龟山河、上蕉河、路口河、北洞源河、西岭河、势江河、莲花河等10条。恭城河段年径流量与降水量趋势一致,多年平均径流深1009.9毫米,多年平均流量为84.1立方米每秒。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恭城瑶族自治县年降水总量53.75亿立方米,年平均流量99.27立方米每秒;地面径流总量31.31亿立方米,其中过境水(客水)10.13亿立方米。平均每人有水量7909立方米、客水量3783立方米,合计有水量11692立方米。平均每公顷耕地有水量108390立方米、客水量51840立方米,合计水量160230立方米。 
 
土地资源
2013年,恭城瑶族自治县总面积213931.28公顷,耕地5893.05公顷,占总面积12.75 %(其中水田面积4403.51公顷,占2.06%,旱地面积1489.54公顷,占0.69%,园地48047.266公顷(含可调整地类),占22.46%,林地139077.12公顷,占65.01% ;草地6131.28公顷,占2.87%;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289.78公顷,占2.01 %,城镇及工矿用地5328.45公顷,占2.49%,交通运输用地2030.97公顷,占0.95%,其他土地3133.37公顷,占1.46%。
 
植物资源
恭城瑶族自治县境内原生植被主要是壳斗科、茶科、樟科、木兰科、金缕梅科、山矾科的常绿树种阔叶林,在三江、西岭、平安、嘉会等乡山区分布较多。植被状况亦随海拔高度而异,1000米以上的中山多为矮林及部分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树种有高山杜鹃、白栎、水青冈、银荷木等;500~1000米地段主要是常绿阔叶林、杉木林、毛竹林、松林、次生阔叶林,树种有诸栲、荷木等优势树木;500米以下的丘陵多为松林、油茶及果木林;岩溶地区多为石山灌丛树种,有榔榆、青冈栎、粗糠柴、火把果等;村落附近风景林为残存的阔叶林。境内属国家Ⅰ类保护野生植物有红豆杉、银杏;属国家Ⅱ类保护野生植物有福建柏、华南五针松、柔毛油杉、黄枝油杉、楠木、香樟、喜树、红豆;属国家Ⅱ类珍贵树种:观光木、榉木、鹅掌楸。
 
动物资源
穿山甲
恭城瑶族自治县境内境内有国家保护珍贵兽类9种,其他野兽10多种,鸟类有30多种,蛇类15种,鱼类70多种。属国家Ⅰ类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蟒蛇、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属国家Ⅱ类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穿山甲、红腹锦鸡、红腹角雉、大灵猫、小灵猫、娃娃鱼、虎纹蛙;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灰胸竹鸡、赤腹松鼠、果子狸、狸猫、豪猪、猪獾、眼镜王蛇、银环蛇、刺胸蛙、黑框蟾蜍等。
 
民间文艺
●民歌
恭城瑶族自治县境内民歌主要有八甲歌、九甲歌、陪楼歌、婆王歌、夹板歌、山歌等,以独唱、对唱两种形式为主。其旋律比较淳朴,音调悠扬而略带粗狂、奔放,节奏稍自由。歌词为上、下句结构,七言四句体,五声音阶。
 
●舞蹈
1.单人长鼓舞
单人长鼓舞流传在恭城三江洗脚岭一带,由男性表演,舞蹈节奏明快,没有其他的伴奏乐器。表演时,舞者左手托住鼓腰,右手有节奏地击打鼓面,发出很有乐感的“噼噼啪啪”声。 
 
2.铳鼓舞
羊角舞
羊角舞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恭城西岭乡新合一带的瑶民将苞谷、新米煮成饭或做成各种食品,伴以铳鼓舞,供奉神灵,表演人数三、五、九人不限,击鼓动作以模仿伐木建屋、农具制作等为主。
 
3.羊角舞
每年正月十四,恭城三江乡石口村花炮节中,都要表演一种舞蹈——羊角舞。舞蹈情节是演绎一个热烈激情的打猎过程。师公着服,手执法具,围猎的瑶民各拿刀杈,还有各拿1对羊角扮演羊群,以地方传统打击乐器渲染气氛及突出舞蹈节奏。
 
生活习俗
●服饰
恭城瑶族自治县境内过山瑶好五色,尚刺绣。清代多自种棉花,以土法纺纱织成“家机布”,用蓝锭染成青蓝色,再剪裁挑绣。清末至民国土布渐为洋布取代,栗木、观音、嘉会、莲花、三江等地瑶族改著唐(汉)装。至今,唯西岭新合瑶仍绣瑶服,莲花势江瑶虽存一些服装,但不会刺绣。衣于清代圆领、右衽、窄袖、长摆,民国时改为对襟。女衣无扣,以腰带束之。裤为“大桶”形,宽尺余,短仅过膝,用布带束于腰,俗称“扎扎裤”。民国后男着布扣唐装、下穿锁头裤。包青色头巾,宽尺许、长丈余。瑶汉服装无大异,唯瑶尚绣。购红、黄、绿三色柳绒,配青白色形成五色。衣绣领及袖,裤绣脚为主,亦成五色。头巾绣八卦,两头挑花。男女通用,腰巾脚绑皆有图案。民国前,西岭乡新合瑶头发用腊封裹成尖顶,俗称“尖头瑶”,插七枝铜簪入发中,又称“铜簪瑶”。长巾包头呈箍状,扯角挡耳形同狗耳,戏称“狗头瑶”。妇女于热天顶方帕,绣以明暗八角花状。新娘装扮,耳吊环、项戴银圈、手套玉镯,十指系铃;铜烟杆系绿带铜钱,别于腰间。今新合瑶妇女,出嫁前绣一两套,以备结婚时穿戴。平时穿时装,走亲访友时穿瑶装。用后晾干封存,少有洗涤。妇女故时要以瑶服装身,意在让祖宗“认亲”有归宿。 
 
●民居
恭城瑶族自治县境内壮族民居曾有过干栏式建筑,俗称“麻栏”。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干栏式房屋为砖瓦房替代。莲花河一带的壮族村屯,多红砖瓦房,其造型颇具特点:红砖、清水墙、白窗框、小青瓦、翘檐,屋脊正中饰以太阳火焰状宝顶。房舍均背山面河,三开间,进深7~8米,明间为堂屋,次间为卧室。门前较空阔,正门前加侧屋,为厨房及杂物间,组成院落。在恭城,无论瑶族还是壮族,农村建房均尚堪舆,请风水先生看地、择座山取朝向。一般以朝向东、南方为佳,次择时辰,按户主生辰八字择定时辰,焚香设供,按时辰杀鸡浇血,破土动工。其后掘土下脚、竖门行墙、过门安梁、封顶盖瓦、铺地粉刷、入居“进火”。建房要杀3次鸡:动土兴工时,杀1只鸡,由风水先生诵彩辞;竖门时贴对联、诵彩词、又杀1只;安放扯梁时,再杀1只鸡,将鸡破喉、踩四墙淋血,有的地方还做三角粽,俗称“安梁粑”。入宅居住先安“香火”,请师公“安龙谢土”。进火必从旧宅火炉取火种,亲戚朋友以礼相贺,称为“吃贺屋酒”。西岭新合瑶则在挑瓦盖屋时,顺便办“贺屋酒”,相沿成俗。
 
●饮食
恭城瑶族自治县境内居民以大米为主食,以玉米、木薯、红薯、芋头为杂粮。解放前,平地以大米为主,辅以杂粮;山区以杂粮为主,辅以大米。一日三餐,一般为二餐粥、一餐饭,吃粥则常伴杂粮。贫穷者在五荒六月连粥都吃不上,常以蕉根、土茯苓、马蹄薯为食。山区农民常年以玉米、高粱、?子、粟禾煮粥,伴以木薯、芋头、红薯为主食。夏秋农忙时节,常以稀粥作“假餐”。煮饭常掺杂粮,以加入内容称为苞谷饭、粟米饭、芋头饭、红薯饭等。解放后,推广良种水稻,扩大双季稻面积,山区瑶民交了公粮后还有返销粮供应,也以大米为主食,以杂粮为辅了。栗木平川瑶一带吃粥成俗,早中两餐需“油茶泡粥”,方感“舒服”。
 
特色节庆
水滨盘王节
恭城平地瑶和过山瑶的尊崇的始祖是“龙犬”盘瓠,平地瑶称为“苟王”,过山瑶称为“彭洪”。恭城瑶族历来有过盘王节的习俗,各地日期不一,每3年、5年1届,有正月十五、十月二十六,也有另择吉日。全村杀牛宰猪,隆重祭祀盘王,并抬盘王塑像出游,请道师做法事,念诵《过山榜》、《梅山歌》等瑶族谱书,传播瑶族迁徙历史,同时开展演戏、挞鼓、唱歌、抢花炮、舞龙舞狮等文体活动。 
 
尝新节
六月初六,恭城县民间称为“尝新节”、“半年节”、“保苗节”,栗木上宅瑶族叫“盘王节”。此时若未收获早稻,则于稻田摘几粒稻谷剥皮后与旧米煮饭,早晚上供香火,让祖先“尝新”。梅山瑶则以新玉米与旧米煮饭,亦称“新米饭”。过山瑶则以新饭喂狗,以示永不忘祖。有的地方,则做熟粉粑过节。解放以后,尝新节不一定“尝新”,但仍过节,以菜肴祭供香火。 
 
牛王节
四月八日为牛王节,俗称“牛王公生日”。这天普遍不用牛,要给牛吃好料,到牛栏设供烧纸。不讲蚊子,忌蚊咬牛。过山瑶地区取番树叶和糯米煮“乌饭”,而后混入青草中喂牛,有的将乌饭混入潲水中,让牛喝“乌饭水”。三江伸家瑶、嘉会唐黄瑶还愿奉神,以牛为牲品,师公要祷告一番才能杀牛。 
 
开春节
农历二月初一,恭城县境内栗木、观音瑶族有过开春节的习俗。相传过去有“吃正月,耍二月,到了三月才下田”的习惯。为改变这一陋习,老人们在二月初一这一天,用春节腌制的猪、鸡、鸭的五脏和其他香料做成馅心,用糯米粉做成梨子般大的粑粑,取名“安心粑”。意思是吃了此粑,从此日起要安心投入春耕生产了。
 
鸟仔节
恭城的“鸟仔节”的时间各地不一,一般来说山区瑶族以农历二月初一为节,平原农户以二月初二为期。祭祀的供品,平原区以汤圆为主,称为“鸟仔粑”;瑶山则以个头很小的三角粽为主。
 
名优特产  名称  简介
香菇
香菇是恭城名贵传统产品,主产地为三江、西岭,次为平安、观音等山区。年产量100多吨。
 
红瓜子
恭城县所产红瓜子粒大、鲜红、油亮、壳薄、仁饱满、味香甘,为该县传统出口商品。主产地为嘉会、西岭、栗木、平安等乡镇,年产数百吨。
 
沙田柚
沙田柚是恭城传统出口产品,果实呈梨形或葫芦形,果顶有金钱印,果皮油胞细小、呈金黄色,可食部分47.7%以上,可溶性固形物高达13.7%,含糖量12.4%,含酸量0.36%。
 
恭城月柿
恭城月柿为柿子的干品,中华民国时因畅销广东、港澳地区及东南亚一带,被外商挂牌标明“恭城月柿”来招徕顾客,为广西传统名牌水果,色泽鲜艳、个大皮薄、肉厚无核、含糖量高。
 
恭城甜酒
恭城甜酒是恭城居民采用上等糯米,运用传统工艺酿制的糯米甜酒,过去一直作为哺乳期妇女催乳佳品,能补脾胃、益肺气, 刺激消化腺的分泌,增进食欲。
 
松脂
恭城县境内松脂主产地为莲花、平安、三江、观音、嘉会、西岭等乡镇。年产量近2千吨。
 
恭城油茶
恭城人每天早餐都要“打油茶”,有的家庭甚至三餐离不开油茶。 油茶不说煮而称“打”,是当地的统一称法,而各地的油茶却各有其不同的风味。
 
油茶的统—制作方法是以老叶红茶为主料,用油炒至微焦而香,放入食盐加水煮沸,多数加生姜同煮,味浓而涩,涩中带辣。恭城一带还再加磨碎的花生粉,使味道多了醇厚少了涩,并因煮的时间恰到好处,使恭城油茶被举为各地油茶之冠,享誉桂北和广西各地。喝油茶不分季节,一年四季、一天早晚都喝。客人到来则不分早晚,随时煮好奉客,而且更为丰盛。恭城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长寿的秘诀跟油茶也有莫大的关系。
 
旅游景点  名称  简介
横山瑶寨
横山瑶寨位于平安乡横山村,是集自然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生态园。景区内有20多家别墅式农家休闲旅馆,有宝塔、古戏台、广场、科技文化楼、登山观景道。
 
北洞源景区
北洞源景区位于平安乡北洞源村,是恭城县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拥有石榴花瀑布等特色景点,用地范围8平方公里。
 
周渭祠
周渭祠即周王庙,位于恭城县城东,建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清雍正元年(1723年)重修,是祭祀宋御史周渭的祀庙。
 
恭城武庙
武庙(关帝庙)是纪念三国名将关羽的庙宇。始建于明万历癸卯年(16O3年),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重修,清咸丰四年(1854年)毁于兵燹,清同治元年(1862年),再度重修。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拨款维修,并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恭城文庙
文庙即孔庙,又称学宫,是祭祀孔子的祠庙,位于恭城县西山南麓,是广西保存最完整的孔庙,也是中国四大孔庙之一。文庙座北朝南,南偏东6度,俯视茶江,背靠印山,依山而建,逐层布置。全庙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
 
红岩生态旅游新村
红岩生态旅游新村位于恭城县南面,距莲花镇圩1.2公里,房前屋后都是茂盛的果木,村后是溶岩地貌的马头山,村前是莲花镇莲塘岭无公害月柿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村内还有较多的百年古柿及一些古建筑、拴马石、牌匾等古遗迹。
 
湖南会馆
湖南会馆位于恭城县城的太和街,建于清朝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会馆的大门有石刻对联一幅:“客馆可停骖七溪三湘允矣同联梓里,仙部堪得地千秋,百世遐哉共镇茶城。
 
大岭山万亩桃花园
大岭山桃园是恭城旅游观光景点之一,位于恭城县西岭乡大岭山屯,是恭城县利用3月桃花绽放的契机,结合实施“富裕生态家园”工程,开展的生态旅游观光项目。
 
荣誉
2017年12月26日,被国家民委评为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 
2018年7月,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符合气候宜居标准,被授予“国家气候标志”。 
2020年5月,入选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
2020年9月29日,被交通运输部、财政部确定为“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地区”。 
2020年10月,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 [33] 
2021年1月18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2月18日,入选“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灌阳县 
灌阳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县,位于广西桂林东北部,北连全州,南接恭城,西靠兴安、灵川,东与湖南道县、江永接壤,地势南高北低,四季分明;总面积1837平方千米,辖5个镇、2个乡、2个民族乡;2017年总人口295717人。
 
灌阳县于西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前已建县,称观阳县,隋大业十三年(617年)改称灌阳县。灌阳县历代名人较多,台湾巡抚、桂剧创办人之一的唐景崧是灌阳代表之一;省道S201线和S302线穿境而过;境内有灌阳黑岩、千家洞世界瑶族发祥地、文市石林、月岭古民居、九龙岩、赤壁山、灌江山峡、太子山原始森林等旅游风景区。
 
地形地貌
灌阳县地处广西东北部,位于“五岭”之一的都庞岭西麓,境内东、西、南三面高山环绕,向北开口,东西窄南北长,中间低凹平坦,灌江自西南而东北纵贯全境,把全县自然分为东西两半。整个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因而冷空气易进滞出,春季气温回升缓慢。县之东侧为都庞岭山脉,东北—西南走向,起伏绵延百余里,其主要山峰多在1000米之上,与都庞岭遥遥对峙盘踞县西的是海洋山山脉,南北走向,从全州县入境延伸至县西南部的洞井瑶族乡,在此与都庞岭余脉连成一体,构成灌阳与恭城县自然分界的屏障,为珠江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两山余脉似叶脉状向内伸展,直逼腹地,其中在黄关镇商家至观音阁乡桃花两山余脉相唇,构成人称“二十五里峡”的峡谷,是通向南边的重要交通要道。
 
气候
灌阳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热冬冷,春秋温和,春夏湿秋冬干,四季分明,受环境(气候、水文)影响出 现的物候现象比较明显。县内年平均日照时数1171.4小时,最多年为1426.9小时(2004年),最少年为740小时(1999年)。年内日照差异明显,总的为冬春季少,夏秋季多,全年以7月份最多,达171.5小时;2月份最少,仅43.8小时,日均3.2小时。年均气温为18.0℃。最暖年1998年,年均气温18.8℃;最冷年1996年,年均气温17.4℃,最暖月为7月,月均27.5℃;最冷月为1月,月均7.0℃。年中年均降水量为1582.6毫米,最多年(2002年)降水量达2081.9毫米;最少年(2005年)有1265.7毫米,日最大降水量132.8毫米(1997年7月8日)。
 
水文
灌阳县内有河流47条,其河网密度为0.27千米/平方千米(以集雨面积1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计),且客水甚微,自成水系,属长江流域湘江水系。灌江是县内主流,自西南发源向东北纵贯县境,21条集雨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呈树枝状分布,先后汇入灌江干流。另外,境内特别是南部地区广布基岩裂隙水;北部石灰岩地区有地下伏流分,泉、井遍及全县。全县水资源丰富且水质较好。县内河流基本是以灌江为系统,只有流溪源、深浦源2条小河未在县内汇入灌江。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灌阳县境内野生植物分为树木类、竹类、药材类、藤刺类、花卉类、草类和菌类。树木类有杉、松、樟、泡桐、香椿、苦楝、酸枣等,珍稀树种如资源冷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钟萼木、香果树、长苞铁杉、福建柏、白豆杉、鹅掌楸、庐山厚朴、观光木、闽楠、香樟、花榈木、刺楸、长瓣短柱茶、长柄双花木、伞花木、毛红楝子等。境内竹类品种有苦竹、毛竹、金竹、吊竹等,其中以毛竹、吊竹、金竹、李竹最为常见。境内常见的药材品种有天门冬、麦冬、当归、生附子、厚朴、益母草等。县内常见的花卉品种有茉莉花、夜来香、迎春花、茶花、水仙花、鸡冠花、牡丹、兰花、石榴花、辣椒花、芍药、芙蓉等。县内常见的菌类有木耳、香菌、定岗菌、茅草菌、大乌菌、大红菌、绿豆菌、鸡膏菌、伞把菌、牛肚菌等。 
 
动物资源
灌阳县内野生动物主要分兽类、鸟类、鱼类、介类、蛙类、蛇类、虫类等。县内兽类有鹿、豹、香狸、果子狸、猴、松鼠、田猪仔、野猪、野狗、野牛、野山羊、野猫、獐子、貉子、麝、猸子、饭狗、獾、五矮虎、麂、熊、狼、狐、黄鼠狼、竹鼠、豪猪等。常见的且数量较多的有20多种,果子狸、野猪、黄、竹鼠为多。县内鸟类有麻雀、喜鹊、乌鸦、鹰、雁、鹞、野鸡、八角鸟、乌春、斑鸠、鹭鸶、鹧鸪、啄木鸟、燕、竹鸡、锦鸡、画眉、鱼公鸟、禾鸡、蓑衣头、石灰头、伯劳、子规、阳鸟、清明酒醉、芒头鸟、绿豆青、是非鸟、狗公鸟、秧鸡、祝英台、梁山伯、马家郎、黄鹰、鹌鹑、石燕子、鹭鸶、雪鸟、猫头鹰、五色鸟、泥甲子、两八钱、白鸟、青桩、白面鸡、黄莺、乌鹰、角鸡、红嘴鸟等。县内水域中之鱼类有鲤鱼、青鱼、鲇鱼、白鱼、草鱼、鲫鱼、鲢鱼、鳝鱼、鲥黄鱼、泥鳅、黄母鱼、黄颡鱼、鸭鱼、白枭鱼、鳜鱼、金鱼、鲢子鱼、塘角鱼、肉鱼、井鳅、刀鳅、爬石拐、奸鱼、斑鱼、白鳝、筒鼓鱼、埠鱼、师公鱼、铎钻子等。
 
历史文化
舞蹈
长鼓舞:是西山瑶族人民的传统舞蹈,单人或集体表演。长鼓用泡筒木挖制,牛皮蒙成鼓面,两头鼓面直径各约20厘米,鼓身通长1至1.2米。表演时,左手紧握鼓腰,右手击鼓,上竖下斜,弓箭步,左右前后转动,前进后退,蹦跳穿插,快慢协调,与步伐合拍。加之锣、鼓、号角伴奏。
 
采茶舞:又名师公舞,流传文市、水车、新圩等乡镇。跳舞的人(一般6至8人),带上男女面具(鬼脸壳),以笛子和锣鼓伴奏师公牌调。初跳四方形,作采茶动作,四角转身穿插重复数次,后围起圆圈,动作由慢到快使劲追赶,乏力者退出淘汰,坚持最后一人为胜者。
 
灌阳古镇
花灯舞:流传观音阁、洞井等乡镇,由10余人表演,演员左右手各执一碗形灯,出场后,舞台灯光微明或熄灯,演员执灯组成各式图案,时而成一条火龙,高低起伏,回旋游动,时而成数朵莲花或各种形状的火圈,演员边唱边舞,音乐优美动听。
 
清唱
又叫“坐唱”,是民间最简单的一种曲艺形式,艺人多在夏天夜晚到街头、村坊院落说唱,人群围坐静听,唱的内容多是桂剧中的一折或一出戏。这种“坐唱”形式在清朝和民困时期比较盛行,流传黄关、城关、新圩、文市、水车等地。婚、丧、祝寿以清唱桂剧、彩调为主,亦有配简单乐器演唱的。
 
渔鼓
表演形式简单,一人手捧渔鼓筒,一边拍打一边唱,唱中夹白。曲子是民间流行的小调。说唱自如,表演生动,县内各地流行。这种形式又可在舞台作节目表演,多种乐器伴奏。

风景名胜
千家洞原始森林景区
千家洞原始森林景区位于灌阳县城东南18千米,总面积125平方千米,属自治区级水源林保护区,保护区内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二级珍贵植物有福建柏,三级保护的有长苞铁杉、南方铁杉等;国家二级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有小灵猫、猕猴、穿山甲、锦鸡、水鹿、大鲵等。
 
灌阳神宫
灌阳神宫原称黑岩。位于县城西北7千米的红旗乡苏东村,距世界旅游名城桂林市156千米。岩洞内平均水深1.5米,最深处7.5米。河水流速为0.2米—0.3米/秒。洞身平均高度18米,平均宽度15米。洞内岩溶发育良好,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瀑、石梯田、石葡萄、石花等。
 
杨柳井
杨柳井是红五师指挥所位于新圩镇龙桥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弘扬红军长征精神,灌阳县委、县政府组织对指挥所旧址进行修缮,还原成当时面貌,以作纪念。 
 
荣誉称号
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12月,荣获2019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县。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广西旅游民宿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下一篇: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百色市 东巴凤 崇左市 龙州县 凭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