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全州教授余元一《重建儒学记》:康熙四十七年
2020-08-16 21:45:35   来源:全球美丽网    今日浏量:

【史海钩沉】宋全州教授余元一《重建儒学记》:康熙四十七年《灌阳县志》系列解读之六
【史海钩沉】宋全州教授余元一《重建儒学记》:康熙四十七年《灌阳县志》系列解读之六
全球美丽网(http://www.wholeworldbjx.com)、中华神州网(http://www.chinajrsz.com)、中华产品网(http://chinazhcpw.com)、中华风采人物杂志、中华工艺美术网(http://changxiaow.com)、中国桂林网(http://chinaguilinw.com) 侯杰
 
今人常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古代,教化民风是地方官员的重要职责。《诗序》云:“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是以县令甫一到任,大多以缮学宫、固城垣、修寺庙、造津梁、化民风、举贤良为己任。为官一任,自己的政绩如果能够刻诸石碑,万古长存,无疑是一件名垂千古的善事。康熙四十七年《灌阳县志》“卷十·艺文志”收录了37篇记文,其中12篇记文的内容与修缮学宫、尊孔兴学有关。不仅忠实地记录了灌阳历代办学机构的变迁,也是灌阳历史以来崇文重教、淳风化人的真实写照。

明万历二十七年《广西通志》载灌阳县图
上一辑我们解读了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县令熊询撰写的《重建大成殿记》,今天重点诠释54年后的南宋孝宗淳熙十年(1183年),全州州学教授余元一应邀为灌阳重建儒学而撰写的一篇记文。
 
重  建 儒  学 记
宋淳熙十年·余元一(全郡教授)〔1〕
(龙川山人侯杰点校)
灌阳令赵君永〔2〕始至之日,躬谒先圣,睹其学庳陋湫隘〔3〕,愀然〔4〕言曰:“是非为政者所当先耶?武城弦歌〔5〕,风馨亿龄〔6〕。吾虽不逮古人,敢不尽心乎?”兹邑也,介楚粤之间,山拔而奇,水清而驶,魁奇秀异之民,岂无生其间者,独未闻显然见于世,何也?干、越、夷、貊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7〕。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今讲肄无堂,虽有美玉,不砻不错〔8〕,非为政者之罪耶!
 
治之西,厥土爽垲〔9〕,襟抱环密,乃度乃营,乃基乃筑,闻者相与观焉。有耆儒曰:“此崇宁间〔10〕之故址也,后虽更徙不常,而莫宜其地。抑天将昌〔11〕吾邑而留之以俟今乎?”赵君闻而益喜之。县之士相励而趣成之,财不赋而羡〔12〕,工不召而集,期月告成。先圣之宫,从祭之士,貌像显肃。讲道有堂,栖〔13〕士有舍,门宇庖廪,无不毕备。时淳熙九年十二月也。
 
夫庠序废而不兴,为政者之责也;庠序兴而学不讲,为士者之责也。赵君之为是举也,知为政之先务矣。士之学,岂惟习陈腐以应有司程尺〔14〕,为利禄禘媒〔15〕而已哉!
 
夫人之生,与太极同体,天地之心、鬼神之会、五行之秀、万物之灵也〔16〕。故旦昼之梏亡〔17〕,而良心苗裔〔18〕未尝不发见。去圣贤于千载之远,而方册所存,有默契而自得者,秉彝〔19〕在人,未尝泯也。故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20〕。”放心求,则良心存矣。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必思有以尽其分,视听、言动、洒扫、应对、进退〔21〕,必思有以循其则。持敬以居之,致知以精之〔22〕,二者不可偏废也。后之学者,务外而不由内〔23〕,计利而不明义〔24〕,文华之,趋而操履〔25〕之,不顾记问之〔26〕,矜而大原之,不究随流而堙〔27〕、半涂而止,非力不足也,志不立也。昔有问孟子以“士何尚?”孟子告以“尚志。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犹未免为乡人也〔28〕” 。孟子之志,盖如是。宛彼鸣鸠,翰飞戾天〔29〕,源泉混混,放于四海君子〔30〕。察于此,可有志于学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31〕,穷达于我,何加损哉!元一既乐赵君之有成,而望学者之有立,于是乎言。
十年二月既望〔32〕日,郡文学莆阳〔33〕余元一记。

余学元《重建儒学记》影印件
【注释】
〔1〕余元一:字景思,号清严,福建仙游人,宋孝宗淳熙五年登第。曾任清湘县丞,时任全州州学教授。时灌阳隶属荆湖南路全州(全州为下州,辖清湘、灌阳二县)。余元一乃理学宗师朱熹门生。在清湘县丞任上曾纂修《清湘志》六卷,惜已佚。累官至池州通判,为官以清严称,他这支余氏后裔因号“清严堂”。
〔2〕赵永:今湖北麻阳人,淳熙九年任灌阳县令。
〔3〕庳陋:矮小简陋。湫隘:低洼狭小。
〔4〕愀(qiǎo)然:忧愁貌。《礼记·哀公问》:“ 孔子愀然作色而对曰:‘君之及此言也,百姓之德也。’”
〔5〕武城弦歌:语出《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后因以“武城弦”用为重视教化、为政得法的典故;用“弦歌”为出任邑令的典故。
〔6〕风馨亿龄:风馨,风飘香气;亿龄,一亿年。犹流芳。唐陈黯《辩谋》:“古今语帝王者,必首於尧舜;论功德者,无出於禹稷。风馨亿龄,不復磨灭。”
〔7〕“千、越、夷、貊(mò)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语出《荀子•劝学》,大意为:干国、越国、夷族和貊族的孩子,生下来时而他们的哭声是一样的,他们长大后却习俗不同,这是因为后天的教化使他们这样的。
〔8〕不砻(lóng)不错:不磨砺,不雕琢。比喻不学习,不磨练。
〔9〕爽垲(kǎi):高爽干燥。《左传·昭公三年》:“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塏者。”
〔10〕崇宁间:宋徽宗赵佶的第二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5年(1102-1106年)。
〔11〕昌:“使……昌盛”,使动用法。
〔12〕羡:多余。
〔13〕栖:不安定。
〔14〕有司程尺:有司,即官吏;程尺,规程、尺度,即考核标准。
〔15〕禘(dì):古代宗庙四季祭祀之一;《说文》:“禘,祭也。” 同“谛”,细察;《说苑》“禘者,谛也,谛其德而差优劣也。”此处语义或为后者。
〔16〕《礼记·礼运》:“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17〕旦昼之梏(gù )亡:谓因受束缚而致丧失。语出《孟子·告子上》:“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
〔18〕良心苗裔:语出朱熹《知言疑义》:“齐王见牛而不忍杀此良心之苗裔。因利欲之间而见者也。”意谓齐王见牛之一刹那,良心呈现。如从此处识得“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再加操存、扩充,则必能达到“与天地同”的极境。用以阐述朱熹的理学思想。
〔19〕秉彝:持执常道。《诗·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20〕“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章句上》。意即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
〔21〕语出《论语·子张》:“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
〔22〕语出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湖湘学派集大成者张栻《论语解·序》:“盖致知以达其行,而行精其知。”
〔23〕务外而不由内:原句为“君子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出自《荀子·儒效》。
〔24〕计利而不明义:董仲舒原句:“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后作“正其义不谋其利”,朱熹以此句为处事之要,列入《白鹿洞书院揭示》之中。
〔25〕操履:操守。宋司马光 《辞知制诰第七状》:“臣天性朴騃,无他伎能,惟守信诚,是为操履。”
〔26〕记问之:即“记问之学”,释义为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出于西汉·戴圣《礼记·学记》。
(27)随流而堙:谓随波逐流。
(28)原句为:“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语出《孟子·离娄章句下》。
(29)宛彼鸣鸠,翰飞戾天:出自《诗经·小雅·小宛》。
(30)源泉混混,放于四海君子:原句“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出自《孟子·离娄下》。
(31)出自《孟子·尽心上》。
(32)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33)郡文学莆阳:郡文学,即全州文学教授,时全州辖清湘、灌阳二县。莆阳,即福建莆田,古称莆阳;余元一为今福建仙游人,属古莆阳境。
—————————————————————————
通过研读熊询《重建大成殿记》和余元一《重建儒学记》,我们会发现,宋人为文,大量的引经据典,其文辞艰涩、语义艰深,深奥程度远甚于明清,理解起来尤为费劲。在彰显为文者丰厚学养、过人学识的同时,也和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确立的抑武崇文、以文治国的基本国策密切相关。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以帖经、墨义和诗赋三类开科取士,“舍法取士”侧重于经世致用,且北宋庆历新政之后书院文化盛行、程朱理学广为流行,推动了两宋文风的转变,“内圣外王”“天人合一”成为文人儒士的精神追求。因而宋代的官员首要的身份是学者、大儒,这一点与明清科举“八股文”取士、甚至捐纳出仕不可同日而语。
 
文章第一段从县令赵永到任后看到学宫、学舍荒芜的慨叹引入,将重建灌阳儒学的缘起,上升到了“为政者之罪”的高度。第二段记叙县学从县治东迁往县西的过程和效果,引用本地不具名耆老的话语,用以佐证文脉之传承延续。第三段发表议论,褒奖县令赵永迁建县学的举措“为政之先务”。第四段引经据典、大肆铺陈,阐述治学、为人之道。末段题署,作落款之用。文章夹叙夹议,议重于叙,情感充沛,气势雄浑,倾泻而出,不容辩驳,可知作者确实不愧为理学宗师朱熹的门生高足。
 
淳熙是南宋孝宗皇帝赵昚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年号。彼时,灌阳属荆湖南路全州(全州为下州,辖清湘、灌阳二县)。此前的1173年(乾道九年),宋孝宗于圜丘祭祀,大赦天下,改次年(1174年)为淳熙元年。此时,宋廷已南渡五十年,兵败符离的将士们渐渐忘记了金人的可憎,靖康之耻也被湮没在了歌舞升平的表象里,宋金对峙格局完成巩固,偏安一隅的南宋进入了经济文化繁荣期,史称“乾淳之治”。“盛世”表象后的实质是,经过一次次战败求和,南宋武将式微,文官集团壮大,孝宗北伐雄心消减,朝中主和派占据主流。高宗赵构虽当起了太上皇,还不时干预朝政,孝宗碍于分寸,想作为而不可为。这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耽于享乐,大臣的积极进取或习于苟安,都无分善恶,均难以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进展。淳熙十年间的政事成为了南宋王朝繁华外表下的一个侧影。

灌阳历史沿革表(唐虞至明代)
淳熙十年这一年,余元一的老师、理学大师朱熹于武夷山五曲隐屏峰下创建武夷精舍(亦称隐屏精舍),自任堂主,开始了长达7年的武夷传道生涯。余元一于千里之外,“乐赵君之有成,而望学者之有立”,虽不能说“发思古之幽情,吟伤今之离恨”,但其对于为政、治学、育人、“尚志”的理念与追求,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作者简介:侯杰,灌阳镇鱼塘村人,先后毕业于长安大学、西北大学,工作之余,热衷于乡土文化的发掘、推广。现任中国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责编:唐国宣 李丽燕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族谱研究的价值与意义(选摘)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