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国家级非遗—2025年融水梦呜苗寨十九坡盛会”
2025-02-20 18:30:44 来源:全球美丽网 今日浏量:
中华艺术大师 评审材料
梦呜苗寨十九坡 民族团结结硕果
中华艺术大师 评审材料
梦呜苗寨十九坡 民族团结结硕果
记“国家级非遗—2025年融水梦呜苗寨十九坡盛会”
记者:唐培穗 蒋杰


▲本网记者唐培穗在国家级非遗——2025融水梦呜苗寨十九坡盛会上与苗妹合影。(摄影:蒋杰)
2025年2月16日,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双龙沟梦呜苗寨沉浸在一片喜庆与祥和的氛围之中。苗族系列坡会群之十九坡会在这里隆重举行,芦笙、歌舞者达三万多名,吸引了各族群众与游客共襄盛举。苗寨内人声鼎沸,锣鼓喧天,一场关于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盛宴正缓缓拉开序幕。
上午十一时,梦呜苗寨的十九坡上已是人头攒动。各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期待。他们或手持芦笙,或身着银饰,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苗族文化的独特韵味。29支代表队依次进场。
广西融水双龙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桂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潘桂先在双龙沟梦呜苗寨正月十九坡会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游客朋友和父老乡亲们,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节日好!一元复始融水美,万象更新苗乡春。今天非常开心,也非常荣幸,我们欢聚在“秀美融水?风情苗山”的梦呜苗寨,共同开展2025双龙沟梦呜苗寨正月十九坡盛会赶坡活动。在这欢乐喜庆的日子里,我谨代表融水双龙沟旅游公司、十九坡会筹备组和梦呜苗寨全体村民对前来参加今天坡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广大的游客朋友和父老乡亲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一直关心、支持双龙沟和梦呜苗寨发展的各位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父老乡亲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融水是个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的好地方,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水苗族系列坡会群的双龙沟梦呜苗寨十九坡盛会,是融水正月苗族坡会群的最后一个坡会,也是融水县级县城唯一盛大的一个坡会。
近年来,我们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芦笙协会和各界人士的精心指导下,自从成立开坡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参与,汇聚展示了全县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朝气蓬勃、浩浩荡荡,充分体现浓郁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系列活动,彰显了民族文化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加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赋能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我们相信,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融水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最后,衷心祝愿融水大苗经济繁荣昌盛,祝愿融水50多万人民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广大的游客朋友和父老乡亲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谢谢!
潘桂先不仅对远道而来的游客表示热烈欢迎,更对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寄予厚望。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十九坡会正式拉开帷幕。顿时,芦笙齐鸣,鼓声震天,整个苗寨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牵引,共同融入这场文化的盛宴。
开坡祭祀仪式上,苗族的长老们身着传统的服饰,手持权杖,芦笙柱旁边,摆满了酸鱼、酸肉、猪头、糯米饭等等祭祀品,向着芦笙柱进行了祭祀仪式。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先烈的悼念与敬仰,对未来的祈福与期盼。这一刻,整个苗寨仿佛被一种神圣的力量所笼罩,人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芦笙,作为苗族文化的灵魂与象征,其声音悠扬而深远。在十九坡会上,来自全县各村屯的30支芦笙队伍齐聚一堂。他们身着统一的服装,手持精致的芦笙,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那欢快的舞步、那激昂的旋律,仿佛将人们带回了那个古老而神秘的年代,让人深切感受到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随着夜幕的降临,十九坡会也渐渐接近尾声。但那份关于苗族文化的热爱与敬仰却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焰,在人们心中熊熊燃烧。这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盛典不仅展示了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成为了民族团结与文化交流的桥梁。它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尊重与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屹立不倒、熠熠生辉。

▲广西融水双龙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桂先在十九坡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宣布坡会开始。(摄影:蒋杰)

▲苗族同胞在国家级非遗——2025融水梦呜苗寨十九坡盛会上激情演出。(摄影:蒋杰)

▲苗族同胞在国家级非遗——2025融水梦呜苗寨十九坡盛会上激情演出。(摄影:蒋杰)

▲苗族同胞在国家级非遗——2025融水梦呜苗寨十九坡盛会上激情演出。(摄影:蒋杰)

▲航拍《国家级非遗——2025融水梦呜苗寨十九坡盛会》上的激情演出。(摄影:蒋杰)


▲30多支苗族代表队在《国家级非遗——2025融水梦呜苗寨十九坡盛会》上入场的情景。(摄影:蒋杰)

▲芒篙们在《国家级非遗——2025融水梦呜苗寨十九坡盛会》上的情景。(摄影:唐培穗)

▲苗族代表队在《国家级非遗——2025融水梦呜苗寨十九坡盛会》上的入场情景。(摄影:唐培穗)

▲苗族代表队在《国家级非遗——2025融水梦呜苗寨十九坡盛会》上的入场情景。(摄影:唐培穗)

▲苗族代表队在《国家级非遗——2025融水梦呜苗寨十九坡盛会》上的入场情景。(摄影:唐培穗)

▲苗族长老们在《国家级非遗——2025融水梦呜苗寨十九坡盛会》上的祭祀仪式。(摄影:唐培穗)

▲苗族代表队在《国家级非遗——2025融水梦呜苗寨十九坡盛会》上的入场情景。(摄影:唐培穗)

▲苗族代表队在《国家级非遗——2025融水梦呜苗寨十九坡盛会》上的激情表演芦笙踩堂舞。(摄影:唐培穗)

▲苗族代表队在《国家级非遗——2025融水梦呜苗寨十九坡盛会》上的激情表演芦笙踩堂舞。(摄影:唐培穗)

▲在《国家级非遗——2025融水梦呜苗寨十九坡盛会》上的身着苗族服装的美丽苗族姑娘。(摄影:唐培穗)

▲苗族代表队在《国家级非遗——2025融水梦呜苗寨十九坡盛会》上的激情表演芦笙踩堂舞。(摄影:唐培穗)

▲在《国家级非遗——2025融水梦呜苗寨十九坡盛会》上的身着苗族服装的美丽苗族姑娘。(摄影:唐培穗)

▲苗族代表队在《国家级非遗——2025融水梦呜苗寨十九坡盛会》上的激情表演芦笙踩堂舞。(摄影:唐培穗)

▲苗族代表队在《国家级非遗——2025融水梦呜苗寨十九坡盛会》上的激情表演。(摄影:唐培穗)

▲在《国家级非遗——2025融水梦呜苗寨十九坡盛会》上的身着苗族服装的美丽苗族姑娘。(摄影:唐培穗)


▲在《国家级非遗——2025融水梦呜苗寨十九坡盛会》上的身着苗族服装的美丽苗族姑娘。(摄影:唐培穗)

▲在《国家级非遗——2025融水梦呜苗寨十九坡盛会》上的苗族主持人。(摄影:唐培穗)
附一:
2025年梦呜苗寨十九坡芦笙队简介
1、梦呜苗寨芦笙队
2、柳州西来古寺
3、融水税务局
4、融水小红帽幼儿园
5、黄奈驻融芦笙队
6、驻融香粉雨卜芦笙队
7、东水喷沟驻融芦笙队:
"东水喷沟驻融芦笙队成立于2009年9月,现有一百四十余人,它是一支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队伍。积极参加县委、县政府举行的重大芦笙活动,拥有丰富的民族芦笙表演功底,受邀参加过北京、上海、贵州以及区内(包括县域)各项芦笙文化展演活动,得到全国各地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和广大群众的好评。
我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使者,传承芦笙文化是我们的义务。"
8、良陇驻融芦笙队:
良陇驻融芦笙队建立于2018年8月,由一些进城务工人员与退休干部组成。是一支热爱芦笙文化,传承“苗族果哈艺术”的队伍,他们既热情她们又好客,他们善于交流,她们敢结天下朋友!
9、三合驻融芦笙队:
三合村,所谓三合,即是尧信、甲知和上片三个片组成。最初是由尧信、甲知自发组织成立芦笙比响队。成立后,以比响为主要项目参加比响大赛,多次荣获过一、二、三等奖次,从而提高了三合的知明度。2021年11月,接着成立三合驻融芦笙队,是由三合村在县城务工的村民和部分干部职工组成。三合驻融芦笙队积极参加县内民族文化活动和比响大赛,不仅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还不断积累了不少经验。今后,三合驻融芦笙队将日如继往地加大芦笙文化的活动和传承,让芦笙文化代代相传,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
10、驻融安陲芒蒿芦笙队:
驻融安陲芒蒿芦笙队成立于2012年自治县60周年大庆之际,至今己有12年,队员100多人,十二年来,在自治县芦笙协会的指导下,安陲乡驻融芒蒿芦笙队积极向上,在多次“苗山美”芦笙舞大赛中取得好成绩,还到区内外参加多次芦笙交流表演,得到了好评,并于2021年广西三月三其间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受到了习主席的接见,驻融安陲芒蒿芦笙队将一如继往,不骄不躁,再接再励,为弘扬民族文化再创佳绩。
11、林洞驻融芦笙队:
"安太乡林洞村是国家民委命名的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之一。林洞村驻融芦笙队组建于2011年10月,队员全由工作或生活在县城的林洞同乡自发组成。组建以来,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队员精诚团结、积极向上,参加各项芦笙舞比赛取得了不错的佳绩,曾荣获:
2013年第十三届和2019年第十九届中国?融水芦笙斗马节“苗山美""芦笙舞大赛两个三等奖、2017年第十七届中国融水芦笙斗马节“苗山美""芦笙舞大赛和2022年自治县成立70周年活动暨中国融水芦笙斗马节“苗山美”芦笙舞大赛两个一等奖。同时,该芦笙队也是在梦呜苗寨“十九坡”首个竖立芦笙柱的芦笙队。"
12、筱桑驻融芦笙队:
"安太小桑驻融芦笙队成立于2007年,现 芦笙队成员主要来自于外出务工的兄弟姐妹和部分在城里工作的老乡。
历经多年,我们传承了祖先精湛的芦笙舞技艺,练就了属于自己特色的芦笙舞蹈。
小桑村是个风景优美的自然景区,曾被誉为:小桑遍地梯田美,石上笙歌传天下,如今,小桑芦笙队已走出家门,扎根融城,曾多次参加县里举行的各项活动。2009年元月8日,我队赴南宁参加全国水利工程闭幕式与参加广西综艺节目《一声所爱,大地飞歌》欢迎仪式。每年县里举行一年一度的芦笙斗马节活动中,我队多次荣获芦笙舞比赛奖项,我们以此为荣!
小桑驻融芦笙队是支积极向上,团结友爱,以强身健体为目的,丰富民工业余文化生活为根本的队伍!"
13、苗家小镇芦笙队
14、贝江民族芦笙队:
贝江民族芦笙队是一个多民族,覆盖面最广,成立最早,最具有影响力的多民族芦笙队。创建于2007年,至今己有十几年的历史,多年来,为弘扬民族芦笙文化,积极参加各项庆典及打同年活动。曾代表融水参加南宁三月三及东盟博览会庆祝活动。多次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和社会各届人士的喜爱。
15、良双驻融芦笙队:
良双驻融芦笙队成立于1999年10月,由有自治区级非遗文化遗产“百年闹鱼之乡”和“整依直芦笙坪"的红水乡良双村在县城打工的村民及部分在融水干部职工组成。良双驻融芦笙队自成立以来,多次应各类公司、厂矿和个体老板的邀请进行演出和迎宾表演;全部参加了县里面举办的各种芦笙展示活动,参加过“苗山美”芦笙舞比赛,荣获过二等奖。为弘扬传承芦笙民族文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良双驻融芦笙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融水芦笙协会的工作,积极参与县里面举办的各种芦笙表演活动,贡献和展示良双人民的智慧和才华。为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县城的文娱活动贡献良双人民的力量。
16、杆洞驻融百鸟衣芦笙队:
杆洞驻融百鸟衣芦笙队成立于2009年,自成立以来,该芦笙队积极参加自治县举办的各项芦笙文化活动,并多次荣获自治县芦笙舞蹈比赛奖项,特别是分别荣获了2009年、2010年全县芦笙舞大赛第一名。曾经被柳州市推荐往南宁、北京参加广西非物质文化展演;还受到央视《走近科学》栏目、广西电视台、柳州电视台等各级媒体的采访报道。为弘扬我县民族文化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融水民族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17、洞头岑加交九驻融芦笙队:
洞头岑加交九芦笙队成立于2018年,由洞头镇甲烈村岑加屯和交九屯在融水县城务工的芦笙爱好者自发组成。自成立以来,该芦笙队由纯粹的“芦笙一响脚板痒”的娱乐初衷逐步转化为“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的建队思想。七年来,该芦笙队一直活跃于乡村、县城乃至柳州市等地,曾与多支芦笙队联欢互动,促进友谊。梦呜苗寨十九坡会开办以来,我们每年都参加这一盛大坡会。随着队伍不断壮大,洞头岑加交九芦笙队将继续吹响民族团结新乐曲,奏响幸福生活新篇章!
18、元宝驻融芦笙队:
元宝驻融芦笙队成立于2006年10月,由有斗马的发源地-安太乡元宝村的在县城打工的元宝村民和部分干部职工组成。成立后,多次应公司、厂矿和个体老板的邀请进行演出和迎宾;全部参加了县里面举办的“苗山美”芦笙舞比赛,荣获过一、二、三等奖。元宝驻融芦笙队的成立,不仅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还为县里面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今后,元宝驻融芦笙队将日如继往地进行芦笙文化的活动和传承,为丰富县城的文娱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19、洞头驻融芦笙队:
洞头驻融芦笙队成立于2012年5月,主要由洞头镇苗、瑶、侗、壮、汉多个民族在职,退休干部职工和务工人员组成。表演的节目具有洞头民族传统的特色,以原生态“嘎哩”“嘎芦”笙典为主题,展示了洞头悠久的芦笙文化,洞头的“嘎芦”曾经参加过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并获得三等奖,洞头驻融的芦笙队将传承传统民俗芦笙文化,弘扬古韵雄风,让璀璨柔情的古典笙歌永放光彩,目前洞头驻融芦笙队把传统的芦笙音乐融入多管芦笙音乐中,更好的发挥芦笙文化的悠美旋律。
20、洞安驻融芦笙队:
"洞安驻融芦笙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成立于2019年的金秋,五载笙歌,通过县庆、十三坡、十九坡等系列坡会的历练,队伍日趋成熟。
洞安驻融芦笙队秉承:“昨天年轻是年龄;今天年轻是心态;明天年轻是健康;永远年轻是幸福的笙歌”。"
21、苗美双龙沟芦笙队:
苗美双龙沟芦笙队成立于 2019年12月20日,以易地搬迁群众为主,由苗、瑶、壮等50多名芦笙爱好者组成。曾参与2022年自治县70年大庆演出,在《苗山美》节目中荣获三等奖,此外,每年都受到县人民武装部的诚挚邀请,参加欢送新兵活动,同时也积极投身于其他各种富有意义的活动,在不同的舞台上展现苗美家园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
22、怀宝驻融芦笙队:
怀宝镇驻融腊汉腊咩芦笙队,是一支主要由全镇11个村民委芦笙爱好者组成的芦笙队,由于该芦笙队队员大多数为侗族,因此命名为“腊汉腊咩芦笙队”,“腊汉腊咩”就侗语译音帅哥美女的意思。怀宝镇驻融腊汉腊咩芦笙队组建于2020年10月,同年12月首次参加融水县一度一度的“苗山美”文艺比赛,荣耀参赛队县城组第一名,2022年9月,第二次参加融水县一年一度的“苗山美”芦笙舞文艺比赛,荣获二等奖。怀宝镇驻融腊汉腊咩芦笙队,将依然承载着全镇人民的厚望,听党话跟党走,为弘扬融水县少数民族芦笙非遗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23、培地百二驻融芦笙队:
安太乡培地百二驻融芦笙队成立于2010年,由古时培地上片(良地、上学、培都、乌批、永贵吴氏)60户,下片(培地大寨、新寨)60户加在一起共120户(统称培地百二)芦笙爱好者组成。培地百二驻融芦笙队成立十四年以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加县里举办的各种芦笙活动、民间活动、坡会活动等,并且多次获奖。这两年来,在芦笙队员的共同努力下,演出的节目《做嫁衣》于2024年做作为自治区该类唯一节目报送国家民协,参加“山花奖”评选,该队伍创作和演出的其它节目也深受广大观众的好评。今后培地百二驻融芦笙队会更加努力,刻苦训练,争取呈现更多更精彩的节目。
24、融水梁氏芦笙队:
融水梁氏芦笙队成立于2024年9月,是融水县一支由苗瑶侗壮汉等多个民族组成的芦笙队,芦笙队秉承“传承、弘扬、发展、创新”的理念,不断探索与实践。本队积极开展各种芦笙文化活动,曾到南宁、柳州等地展演,为融水的芦笙文化传承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5、融江芦笙队:
融江芦笙队由红水、拱洞、大年、良寨、白云、大浪六个乡镇芦笙爱好者组成,自2009年成立至今已经16个春秋,该芦笙队民族服饰靓丽,活动丰富多彩,多次参加芦笙斗马节、十九坡会和县内外各种演出活动,成绩喜人。曾参加拱洞三连瀑布丰收节芦笙舞比赛荣获第一名,参加柳州克里湾公园芦笙舞大赛荣获第二名,应来宾市象州县马坪镇、桂林市临桂县等地的邀请,到区内展现融水苗族芦笙舞,在宣传民族文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是融水一枝独秀的芦笙队。
26、"滚贝侗族乡驻融文化
协会芦笙队":
滚贝侗族乡驻融文化协会于2017年11月5日组建成立,由滚贝侗族乡驻融的苗、瑶、侗、壮、汉等民族的500多个会员自愿加入组成,成立后芦笙队应邀参加了滚贝侗族乡正月“热伴节”、洞头镇等多次“打同年”活动,在融水苗族自治县成立七十周年,第十八届、第十九届中国˙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滚贝侗族乡成立40周年的庆典活动中展现了精彩的节目,节目侗戏《侗乡深处》参加服饰比赛表演深受观众欢迎,《瑶族长鼓舞》多次应邀海内外演出。
27、融水苗族自治县非遗传承人代表队:
"融水苗族自治县非遗传承人代表队主要由我县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组成,他们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和保护者。非遗传承人代表队的成员涵盖了融水苗族自治县多个非遗项目,如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苗族蜡染手工技艺、苗族银饰锻造技艺、苗族刺绣、苗族织锦技艺,侗歌演唱,瑶族芦笙舞等。这些传承人通常具有丰富的技艺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熟练展示和传授各自的非遗技艺,展示出融水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目前,融水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86人。其中,荣获自治区级传承人35人,柳州市级48人,县级203人。
融水非遗传承代表队是一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队伍,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书写着融水民族文化的辉煌篇章。"
28、融水县住建局:
融水苗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简称县住建局)内设办公室、市政股、建管股等7个股室,下设住房服务中心、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心等4个二层机构。主要承担贯彻执行全县住房改革及住房保障政策,建设工程管理,规范全县房地产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房地产市场、建筑市场,规范和指导全县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城市供水等职责。
29、香粉九元芦笙队
附二:
2025年梦呜苗寨十九坡节目单
序号 表演单位 表演节目
1 怀宝驻融侗族芦笙队 芦笙舞《腊汉腊咩赶坡忙》
2 红水良双驻融芦笙队 舞蹈《梦入桃花源》
3 演唱郁良长 歌伴舞 《风情苗乡 秀美融水》《梦呜苗寨等你来》
4 林洞驻融芦笙队 芦笙舞《韵动笙鼓乡,芦笙舞风华》
5 融水侗歌协会 侗戏《乡村振兴,感党恩》
6 县芦笙协会 器乐《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7 苗美双龙沟芦笙队 芦笙舞《奏响笙歌,舞动苗山》
8 融江芦笙队 舞蹈《笙歌迎宾 万民同欢》
9 壮歌协会 合唱《欢迎你到壮乡来》
10 驻融安陲芒篙芦笙队 芦笙舞《吹笙舞秀十九坡》
11 安太培地百二驻融芦笙队 舞蹈《走进苗乡》
12 融水县苗歌协会 苗歌演唱《苗歌赞美大苗山》
13 山歌协会 山歌连唱《春风化雨暖苗寨》
14 元宝驻融芦笙队 舞蹈《山影银舞》
15 融水多彩苗衣队 《舞动中国》
16 洞头驻融芦笙队 芦笙舞《嘎芦起舞庆坡会》
17 全体演员 《中华民族一家亲》
附三:
2025年梦呜苗寨十九坡展演节目串词
1、怀宝驻融侗族芦笙队:芦笙舞《腊汉腊咩赶坡忙》
在山水如画的贝江河畔,坐落着历史悠久的怀宝镇,怀宝镇侗族的腊汉腊咩就是这座小镇最靓丽的风景(腊汉腊咩就是侗语译音帅哥美女的意思)。今天,我们不必点燃新年快乐的篝火,耳闻目睹腊汉腊咩笙歌燕舞就非常快乐。请欣赏融水县怀宝镇驻融侗族芦笙队芦笙舞《腊汉腊咩赶坡忙》。
2、红水良双驻融芦笙队:舞蹈《梦入桃花源》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红水良双驻融芦笙队的舞步,一同走进一个如梦如幻的世界。请欣赏舞蹈《梦入桃花源》。在那里,有青山绿水,有鸟语花香,更有那份宁静与美好,让我们一同沉醉其中,不愿醒来。
3、演唱郁良长:歌伴舞 《风情苗乡 秀美融水》《梦呜苗寨等你来》
苗乡风情,秀美融水。接下来,请欣赏由演唱者郁良长,带来的歌伴舞《风情苗乡 秀美融水》和《梦呜苗寨等你来》。让我们在歌声与舞蹈的交织中,领略融水的美丽与魅力,感受苗寨的热情与好客。
4、林洞驻融芦笙队:芦笙舞《韵动笙鼓乡,芦笙舞风华》
美丽的笙鼓之乡,芦笙悠扬,舞步蹁跹,那是民族文化绽放的绚丽光彩。在芦笙的旋律、锣鼓的激昂鼓点与清脆节奏中感受那来自笙鼓之乡的独特风情,领略舞者们用肢体语言演绎出的芦笙舞风华。
5、融水侗歌协会:侗戏《乡村振兴,感党恩》
中国共产党像太阳普照大地,党的政策为民生,乡村振兴、民心向党、国泰民安,感党恩,由融水侗歌协会表演侗戏:《乡村振兴 感党恩》
6、县芦笙协会:器乐《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红色旋律,经典传承。接下来,请欣赏由县芦笙协会带来的器乐演奏《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让我们在悠扬的旋律中,重温那段光辉岁月,铭记党的恩情与人民的奋斗历程。
7、苗美双龙沟芦笙队:芦笙舞《奏响笙歌,舞动苗山》
苗山起舞,笙歌悠扬。现在,请欣赏由苗美双龙沟芦笙队带来的芦笙舞《奏响笙歌,舞动苗山》。让我们在芦笙的旋律中,感受苗山的热情与活力,以及苗族儿女的坚韧与勇敢。
8、融江芦笙队:舞蹈《笙歌迎宾 万民同欢》
笙歌迎宾,万民同欢。接下来,请欣赏由融江芦笙队带来的舞蹈《笙歌迎宾 万民同欢》。让我们在舞蹈的欢腾中,感受那份浓厚的节日氛围与民族团结的和谐之美。
9、壮歌协会:合唱《欢迎你到壮乡来》
壮乡欢迎你,歌声传情谊。现在,请欣赏由壮歌协会带来的合唱《欢迎你到壮乡来》。让我们在歌声中感受壮乡的热情与好客,以及壮族儿女的淳朴与善良。
9、驻融安陲芒篙芦笙队:芦笙舞《吹笙舞秀十九坡》
吹笙起舞,秀出风采。接下来,请欣赏由驻融安陲芒篙芦笙队带来的芦笙舞《吹笙舞秀十九坡》。让我们在芦笙的旋律与舞者的舞步中,感受那份独特的民族风情与节日的喜悦。
10、安太培地百二驻融芦笙队:舞蹈《走进苗乡》
走进苗乡,感受风情。现在,请欣赏由安太培地百二驻融芦笙队带来的舞蹈《走进苗乡》。让我们在舞蹈的引领下,走进那个充满神秘与魅力的苗乡世界,感受那里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
12、融水县苗歌协会:苗歌演唱《苗歌赞美大苗山》
在广西柳州,藏着一颗山水明珠——融水大苗山。这里山水相依,苗寨错落。苗族同胞以歌为笔,绘就对家乡的眷恋。接下来,就让我们聆听苗歌,走进如诗如画的融水大苗山。
有请融水县苗歌协会副会长,县级苗族古歌非遗传承人,杨开先生和他的苗笛搭档闪亮登场!
13、山歌协会:山歌连唱《春风化雨暖苗寨》
春风化雨暖苗寨,梦乌苗寨搭歌台;正月十九赶坡会,歌伴芦笙唱起来。
融水山歌,历史源远悠长,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山歌和歌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精神文明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挖掘。近年来,融水山歌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得以传承、发扬光大,至使融水成为在广西第一个获得“山歌之乡”的称号。从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广西歌王,以及众多顶级民间山歌手,广西民间山歌在融水得以传承、发扬光大,民族文化艺术事业在融水风生水起,如火如荼。下面请听融水山歌协会演唱:《春风化雨暖苗寨》。
14、元宝驻融芦笙队:舞蹈《山影银舞》
山影婆娑,银舞翩翩。元宝驻融芦笙队的舞蹈《山影银舞》将为我们展现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我们在舞蹈中领略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
15、融水多彩苗衣队:《舞动中国》
《融水多彩苗衣队》是由融水县城制作苗族服装及苗族刺绣的美妈妈们组成,她们不但能制作和展现亮丽的苗族服装而且个个能歌善舞,今天她们将为我们带来《舞动中国》的舞蹈。
16、洞头驻融芦笙队:芦笙舞《嘎芦起舞庆坡会》
最后,让我们以洞头驻融芦笙队的芦笙舞《嘎芦起舞庆坡会》为本次演出画上圆满的句号。让我们在芦笙的旋律中共同庆祝这美好的坡会时光。
责编:唐国宣 黄安妮 唐圣松 唐培穗 莫世忠 阳新文 韦春榕
人类命运共同体★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专题宣传报道
中华艺术大师评审组委会(Chinese Art Masters Evaluation Committee)
全球美丽网(http://www.wholeworldbjx.com)
中华产品网(http://chinazhcpw.com)
国际神州网(http://www.chinajrsz.com)
世界工艺美术网(http://changxiaow.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宁二王庙四月初八传统文化庙会 让歌舞在神州大地飞翔
下一篇:最后一页